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旬阳市蜀河古镇:快时代的诗意栖居地

蜀河之美,不同于江南水乡的温婉,它依山就势,大气磅礴,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

IMG_256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旬阳市蜀河古镇如同一艘沉稳的方舟,为渴望心灵栖居的人们提供了一处可回溯时光、可安放身心、可期许未来的“诗意栖居地”。

当都市的快节奏催促着人群奔涌向前,秦巴汉水之畔的蜀河古镇,却以一份沉淀千年的从容,开辟出一条以“慢生活”为特色的突围之路。在古镇旅游同质化竞争中,蜀河凭借历史底蕴的深度挖掘、保护与创新的巧妙平衡、动与静的悠然交织,不仅守住了文脉根脉,更成为现代人寻觅心灵休憩的热门目的地。

其突围密码,深植于对“昨天”的回望、“今天”的耕耘与“明天”的远见之中。

IMG_256

蜀河之美,不同于江南水乡的温婉,它依山就势,大气磅礴,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既烙印着商埠的繁华,也沉淀着岁月的静谧。

回望历史,绵延千年的商贸文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鄂、陕、川、渝物流交汇的关键节点,商贾辐辏,舟楫云集,堪称汉水流域的商贸活化石。“六十九家商铺”鳞次栉比,八大商会会馆巍然耸立。汉江之上,帆樯林立,船工号子与市井喧嚣交织;码头岸边,装卸日夜不息,一派“小汉口”的繁盛景象。民国后期,受陕南战乱影响,商业活动锐减,商户纷纷外迁,古镇繁华不再。加之现代交通格局变革,蜀河一度面临发展困境。这段跌宕起伏的历史,既见证了商贸文明的兴衰,也为当代文旅发展积淀了独特的人文底蕴。

‌每逢佳节,古镇变身欢乐的海洋。古戏台上,汉调二黄、道情皮影、旬阳民歌轮番登场;街头巷尾,舞龙舞狮、彩船巡游热闹非凡。尤以元宵节前后的“烧狮子”最撼人心魄——火花四溅,浓烟弥漫,人狮共舞,欢呼震天,一场烟与火的狂欢将喜庆推到极致。啤酒音乐会、乡音K歌赛等夜间活动,让新潮与传统碰撞,歌声与欢笑齐飞。

喧嚣褪去,蜀河回归本真的宁静。漫步青石板路,足音清脆悠长。城南书院、鸿茂泰栈、电报局、王公馆、钱庄、当铺……每座建筑都承载着故事。古民居斑驳的墙、雕花的窗,一砖一瓦诉说着过往。寻一处临江茶馆,泡一杯清茶,看汉江水波粼粼东流;或深入小巷,觅一安静角落,发呆、阅读,远离尘嚣,让心灵在历史与自然的怀抱中得以休憩。

正是这份可闹可静、收放自如的悠然气质,让蜀河成为都市人向往的“慢生活”心灵港湾。

时序更迭,古镇并未沉溺于往昔。蜀河镇抢抓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机遇,立足“千年古镇·诗意蜀河”品牌定位,实施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文旅兴镇战略,以山为骨、水为脉、文为形、旅为体,积极培育发展要素,拓展产业外延,提升文化品牌价值。‌今天的蜀河,核心竞争力在于对历史遗存的敬畏与活化。

‌守护根脉,修旧如旧。蜀河古镇的核心是明清建筑群,古街古巷格局完整。当地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聘请非遗传承人运用传统工艺,对102处古民居实施挂牌保护,成功修复了包括5处省级文保单位以及钱庄、书院在内的众多历史建筑原貌。在进行中街、外街现代民居立面改造时,特别注重保留街巷的传统肌理、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黄州馆的精美飞檐斗拱,杨泗庙的斑驳古碑,以及记录了七百余年水文变迁的石刻,都是古镇无声的史书。

‌活态传承,古为今用。“活化利用是最好的保护”成为蜀河的实践信条。他们将黄州馆、杨泗庙等古建筑转化为群众文化舞台,开展汉调二黄培训,举办汉服蹦迪、抛绣球等沉浸式体验活动。老商号、古民居被精心改造为特色民宿、非遗工坊和文创店铺。游客在此既能观摩并体验缝纫、铁艺、篾编、弹棉花、传统理发等濒临消失的老行当,身着华服穿越时空,也能亲手学习制作蜀河传统宴席“八大件”,品尝百年传承的舌尖美味。

‌文创赋能,链接古今。文创成为弘扬古镇文化的新载体。省级非遗“蜀河烧狮子”化身毛绒玩偶、抱枕和钥匙扣,以“红红火火”的吉祥寓意深受游客喜爱;以古镇景点和人文风情为主题的明信片,成为游客珍藏记忆的信物;利用废弃石板创作的版画,赋予残料新生;本土作家以船帮和汉水文化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蜀河口》,更丰富了古镇的文化内涵与叙事维度。

今年一季度,接待游客24.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33万元,千年商埠正以文旅之名重焕生机。站在新的起点,蜀河古镇的突围之路远未终结。笔者认为,仍然需要紧扣“慢生活”节奏,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求永续动力。

文化价值深挖。持续挖掘整理汉水文化、红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的深层内涵,讲好蜀河古镇故事。探索发展数字文旅,运用创新展示方式,让历史印记更鲜活更生动。将“蜀河八大件”、油包馍等非遗美食推向更广阔市场,打造地域美食IP。

体验品质升级。在保持现有动与静平衡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深度体验项目。如开发汉江水上游览、古镇写生摄影、古法制茶、制陶手作、“九铺十八匠”等有参与感与沉浸感的“慢”活动。严格管理商业业态,避免过度商业开发侵蚀古镇宁静氛围。提升民宿、餐饮、导览等服务质量,确保游客能真正安享高品质的“慢时光”。

IMG_256

智慧设施完善。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升级,在保持古镇风貌前提下,提升交通通达性、环境卫生、智慧导览、无障碍设施等水平。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行为,精准优化产品和服务。发展“智慧景区”,提供便捷的预约、导览、支付、信息获取等服务,同时确保技术应用服务于“慢体验”而非制造新的“快节奏”。

区域协同发展。跳出古镇看发展,加强与旬阳市及周边秦巴汉水区域旅游资源的联动整合,设计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文旅与农业、体育、研学、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鼓励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体育赛事、研学旅行、健康养生等项目,让旅游红利惠及更多乡村百姓,实现真正的文旅兴镇、产业富民。

如今的蜀河,已荣膺“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等多项桂冠。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蜀河古镇如同一艘沉稳的方舟,为渴望心灵栖居的人们提供了一处可回溯时光、可安放身心、可期许未来的“诗意栖居地”。(来源:安康宣传)

责编:刘朋涛

编辑:雷利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