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绥德县95后 “ 新农人” 宋香:一株草药做成富民大产业

“中药材远志、黄芪、黄芩等具有耐旱、抗冻、生命力顽强等特点,很适合在陕北地区生长,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发展前景好。”12月10日,绥德县天川中药材有限公司负责人宋香告诉笔者。

2020年,宋香大学毕业后,在西安乐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一年多,全面学习了中药材从原料进厂、粗加工、半成品到成品的整个加工过程,并将每个环节需注意的事项及关键技术牢记在心。2023年她辞去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家乡绥德县石家湾镇范石畔村,帮助父母打理中药材产业,同时决定为家乡做一点实事。

IMG_256

“大学期间我学的专业是生物技术,属中药材种植和加工方向,就想着能学以致用,和朋友一起创业发展中药材产业。”宋香笑着说。今年3月,她注册成立了绥德县天川中药材有限公司,目前,旗下在绥德、清涧、子洲、吴堡等多个县级辖区建有7个中药材初加工厂。

今年春季,宋香在各个加工厂所在的区域流转土地1500亩,年土地流转费3万元,主要种植黄芪、黄芩、柴胡、远志、赤芍等7种药材,中药材的生长周期为5年,期间管护比较简单,主要是人工除草,预计每亩平均可产600—900公斤。

“今年以每公斤鲜条远志38元的价格收购了1000吨,初加工靠人工抽筒来完成,雇用工人350人,年发放工资60万元。”宋香说道。

IMG_256

开货车、验货、收货、搬运、装车……创业初期,宋香遇到种种困难,她深知要练就十八般武艺,才能应对现实中的各种问题,一个女大学生变身穿梭在乡村与田间的农人。

“鲜货、晾晒、抽筒、分等级、烘干,这是远志从原料到半成品的加工过程,每一步都马虎不得,尤其是晾晒这一步,要湿度刚好才能保证抽筒完整,1000吨鲜货可加工出干货100多吨,每公斤可卖到480——680元,包产报销,安徽、河北、山西等客商来产地采购。”说话间,宋香将初加工后的远志,分层放入智能烘干机去除湿气。

另外,白菊具有易管理、投入低、回报快、产量高等特点,既有药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今年宋香免费给村民发放种苗5000株,当年开花后按市场价回收,每株产0.5公斤干货,每亩可种3000—4000株,一年后进入盛产期。

目前,中药材产业以“公司+工厂+基地+农户”为发展模式,初步形成集种植、管护、初加工、出售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此外,公司种植的中药材采用撒播的播种方式,不使用化肥,属纯绿色管护,保证了药材的质量。

“下一步,我们将用草药的叶与根研发出一系列的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打造品牌效应,带动群众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促进群众不断增收。”谈到今后的发展,宋香信心满满。(供稿:绥德县农业农村局)

责编:杨拴明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