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洋县:多举措推动文旅融合出圈更出彩

今年以来,洋县文化和旅游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强改革促融合,重创新兴文旅聚合力抓落实,全县文旅事业呈现高质量发展的繁荣局面。截至11月底,全县累计接待游客633.0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1%、28.53%。

IMG_256

凝聚全县之力 办好特色节会

洋县作为“2024年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文化旅游节”活动主会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各镇街大力支持配合,全县上下围绕“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朱鹮之原·有机洋县”主题,共计种植油菜14.8万亩,用心装扮“7条观花线路、8个观花点”,重点打造李家村、草坝村、龙泉村、八里关村4处油菜创意景观,倾力开展9项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好客洋县、优良生态、美丽朱鹮、淳朴民风、震撼油菜花海美名远扬,引得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同时,洋县借助油菜花海节实现“双招双引”、拉动三产消费,举办花海有机美食节,开展以美食、有机产品为主的展销活动,邀请县内有机企业参展,带动本地群众创收。在此基础上,洋县充分发挥主会场作用,持续加大投入,对重点区域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并在观花点、主会场周边、公路沿线增加互动景观和导览系统设施,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油菜花海节期间,来洋游客井喷,先后接待游客166.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15亿元,为全县文旅产业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IMG_260

创新发展思路 带动产业增收

今年,洋县以朱鹮品牌、有机产品、生态资源、文化资源为依托,深度挖掘工业旅游、非遗活化利用、旅游线路规划推介、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积极申报双亚集团创建3A级工业旅游景区,用心打造推出谢村黄酒、大咸德产品、有机农产品等特色旅游纪念品20余种,倾力推出精品旅游线路6条,为全县文旅产业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于此同时,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宣传文旅产业和文旅产品。“与辉同行”在洋县的采风直播活动中,获得网友点赞热评,有效提升了洋县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带动大咸德、双亚集团产品销售总量突破14万单,销售额超280万元。

聚焦文物安全 强化保护传承 

全面提升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水平,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进一步加强52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585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利用,先后完成文物保护维修项目9个,新争取保护维修项目1个,到位资金142万元,实现了今年文物安全无事故。

持续强化非遗传承,营造产业效应,高质量完成非遗项目“洋县杆架花烟火”燃放纪录片拍摄和“洋县佛教音乐”传习所改造,成功举办国家级非遗项目“洋县悬台社火”华阳景区游演活动,吸引游客1.5万余人次观看,为景区推介引流发挥积极作用,洋县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在省市起到了引领作用。

深化示范创建 推进文旅惠民

强力推动陕西省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工作,投资80万元完成图书馆数字化服务提升工程;组织实施总投资258万元的“2024年十大重点民生实施项目”乡镇文化站达标提升建设,全县镇办文化站设施条件大幅提升、亮点凸显,以全新的面貌向群众开放。

洋县图书馆数字阅读提升项目实施完成,5个社区图书分馆先后建成,洋县文化馆、图书馆成功创建为国家二级馆。

积极组织实施市级惠民演出144场次、濒危剧种演出20场次。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五一、十一等传统节日、4.23世界读书日、9.28阅读文化节、非遗日等特殊时段及寒暑假期间,组织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开展图书下乡、全民阅读、公益书画培训、书画摄影展览、青年夜校、非遗下基层、大地欢歌、“四季村晚”等活动360余场次,服务人次超过25万人。

IMG_275

高标准建设长青华阳景区基础设施,大力度推进旅游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丰富生态旅游内涵、提升全域旅游品质,在继朱鹮生态旅游度假区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供稿:洋县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杨拴明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