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工作大局,聚焦“三农”领域,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检察能动履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检察建议护民生。延长县人民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查秸秆焚烧现状,发现村民普遍采用原始的就地焚烧来处理秸秆。检察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市县相关文件精神,向全县存在焚烧现象的各乡镇以类案形式宣告送达了治理秸秆禁烧现象的诉前检察建议。检察建议发出后,各乡镇不仅加强了对辖区内焚烧秸秆行为的监管力度,更通过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农民依法规范处理秸秆。目前,全县露天焚烧秸秆现象已得到明显改善。2023年3月,村民通过 12309综治视讯系统反映,某村一养鸡场附近有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严重影响道路和周边乡村人居环境。接访干警在案件线索受理当日就将案件移交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办理。公益诉讼检察部门通过前期立案调查取证后,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积极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对该处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并做好环境卫生的宣传和保持工作。最终,420吨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全部被清理,昔日脏乱的村庄又恢复了美丽整洁的新农村模样。
司法救助暖民心。2023年,家住雷赤镇岭石山村的刑事案件被害人家属王某莲通过12309检察服务中心“双进”视讯系统与检察院连线,反映其丈夫薛某某遭他人敲诈勒索后自杀身亡,丈夫意外离世后,她的生活陷入困境。为了最大限度救助被害人,办案干警多次深入乡镇和村委走访、调查、核实,随后立即启动了司法救助程序,给王某莲发放了1.5万元的国家司法救助金和一些慰问品,解了王某莲的燃眉之急。近年来,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42件43人,发放救助金 43万元。同时,主动拓展司法救助案源,加强部门联动,不断推行“1+N”模式,与县乡村振兴局、妇联、残联等单位联合印发《建立国家司法救助,助力乡村振兴协作办法》,完善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有效衔接机制,将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深度融合,实现对救助者全方位、多元化的综合救助。
能动履职解民忧。村民通过12309检察“双进”系统反映,自己所在的村地势高、地形复杂,自然引水较为困难,平时主要利用积水雨窖,雨季用水相对能好一点,但到了旱季,天气干燥,雨水少,导致水源紧缺,生活用水存在困难。了解到该情况后,延长县检察院能动履职,积极协调争取资金180余万,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召开座谈会分析研判后,最终决定在岭头村和下张多村实施集中供水工程,现在该工程已完成,正式投入使用。现在村民只要一打开水龙头,就有干净的自来水,非常方便,彻底解决了两个村70户200多人的生活用水问题。同时,驻村工作队在走访中发现,上、下新吉两村仅有村民15户,未实施集中供水项目,进入夏季,由于降雨量偏少,已经无法满足日常用水,且在村村民多为老年人、残疾人,无法外出采水。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镇政府、村“两委”,组织村干部采用农用三轮运输方式,为村民送水上门,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白荣荣)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