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紫阳县红椿镇:扎根基层十余载 发展农业显情怀

在紫阳县红椿镇,只要与茶产业打过交道的人,就知道红椿有个“茶叶专家”江冬生,他业务精、能力强、为人厚道,又乐于助人,只要有困难就去找他,有疑问就向他咨询,准保没错!这就是红椿广大群众对他的综合评价。

IMG_256

江冬生于2011年从部队转业后就职于紫阳县盘龙天然富硒绿茶有限公司任经理,2013就职于红椿镇政府农业综合服务站,2017年始任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从事农业综合服务和管理工作已有十多年。在工作中,他刻苦钻研农业技术,积极组织各类产业技术培训活动,有较强的现代化农业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帮助农民破解一个又一个产业发展上的难题。他一心扑在农综工作中,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为红椿镇农综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由于成绩突出,江冬生多次荣获各类表彰。2016年起,江冬生连续八年被红椿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被紫阳县委评为“全县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被紫阳县委评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3年被安康市委市政府评为“安康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先进个人”;2023年被川陕鄂渝巴山地区护林联防委员会评为“护林联防先进个人”。

扎根田野,辛勤耕耘,用心推广农业技术

在历经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农业技术推广事业一直是江冬生心中情结,为了搞好农业技术推广,让广大农民享受到现代化农业文明成果,他走遍了红椿镇的山山水水、田间地头,用他的话来说:“能为农民群众办点好事、实事,心里就特别欣慰;能为农民带来实惠,心里就特别踏实。”在他的带领下,镇农综站到村开展茶树管护种植、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粮蔬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45场次,组织培训1200人次,依托飞翔培训学校培训高素质农民70人,组织全镇37位致富带头人参加培训。每一次新技术的推广示范和培训,他都亲自带头,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解说,直到各村参训人员学会、掌握为止。

IMG_256

带头探索,务实为民,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在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是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是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所在。”江冬生说道。为此,他带领镇农综站干部积极探索各类产业发展模式,走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之路,创新发展思路,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多渠道增加农户收入。始终坚持茶产业作为首位产业不动摇,使得2.6万亩茶园管护到位,17家茶企均发展良好、持续稳定增收。同时,按照“高山药材、中山畜牧、低山茶叶”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引进中药材加工厂一个,发展中药材种植400亩,畜牧产业猪牛羊鸡兔渔经营主体48家。在他的助力下,村集体经济得到持续壮大,民利村投资250万元发展智慧渔业,侯家坪村和七里村发展烤烟400亩,完成撂荒地治理110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3300亩,全面守住稳粮扩豆增油底线。让乡村产业有效有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统筹兼顾,锐意进取,包村、业务两不误

作为农综站站长,无论是产业带动和生态扶贫等巩固衔接的重点工作,还是退耕还林及生态公益林、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补偿资金兑现等专项业务,江冬生都时刻以高度的思想认识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完成本职工作,不拖拉、不推诿、不扯皮、不误事。同时全面掌握村情,深入包户群众,常交流、常指导、常关心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作为包村工作组长,他积极协调尚坝村“掉庄户”产业道路新修问题,为3家养殖大户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真正做到了包村、业务两不误。

作为一名基层农业工作者,江冬生同志扎根红椿这片沃土,始终保持着奉献“三农”事业的那份情怀。春夏秋冬,田间地头里留下了他深深的脚印;寒来暑往,各村茶园里闪现着他忙碌的身影。他手把手教农民科学管护茶园,实打实为农民促增收。当增收的喜悦展现在农民笑脸上的时候,他才尽情感受到辛勤换来的欣慰和幸福,体会到奉献带来的快乐与满足! (郑太欢)

责编:刘萌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