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美丽图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事关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要更加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最新理论精神上来。在中国农村的广阔天地中,描画“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需要用智慧的头脑去勾勒,用勤劳的双手去创作。而我的家乡正是这样一片有待努力耕耘的、充满希望的热土!

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而无论是解决衣民就业还是确保群众增收,都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要实现产业兴旺,首先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通过培育农业品牌、增强科技创新、强化城乡融合,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促进农村产业集聚。

实施乡村振兴必须抓住乡村文化这一灵魂根本。不仅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推进城乡文化融合,保护并传承好乡村文化,增加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供给,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及其产业。还要打通农村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文化服务难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不断提高农村群众在文化成果上的获得感以及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幸福感。

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振兴,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由于前些年农村环境保护相对滞后,这无疑为农村生态振兴带来了更多的难题,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推动衣业可持续发展。持续攻坚衣村环境污染防治,增加能源供应的良性循环探索农村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的恒久生命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个过程是相对漫长而艰苦的。乡村振兴工作总是围绕着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繁琐小事,需要耐心去应对,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干,一年接着一年干,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以“病急乱投医”,这样就破坏了乡村振兴的“初心”,所以必须要循序渐进,以足够耐心一步步落实好乡村振兴工作,最终实现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让群众真正拥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供稿:吴堡县张家山镇人民政府)

责编:刘朋涛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