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白河县仓上镇:乡贤阳仓国的“特色”产业

初冬早晨的八九点钟,太阳上了三竿,大地上仍然寒气袭人,仓上镇裴家村水产养殖园一千多平米塑膜大棚上的薄霜还未溶化,养殖园内却是雾气氤氲,凉爽适宜。每天这时候,主人阳仓国就要给36个养育池调温送氧,检查各个设备运行情况,接着挨个儿给池子里投放饲料。

693f0c2065533d25af5d98a1e40b3ee

阳仓国以前长期承包建筑、修路等建设工程,是村里的创业致富能人。今年春,裴家村发展“一村一品”产业,阳仓国在村两委“招商引资”中回村创业。经过考察,他决定利用山里丰富而干净的水资源发展水产养殖,并两次到武汉水产养殖基地学习淡水鱼虾养殖技术。

6月底,阳仓国引进的第一批十万尾白对虾下池,经过精心饲养获得了成功,也积累了经验。眼下,阳仓国又根据冬季气候特点养殖适应性强的黄辣丁,也就是常说的黄颡鱼。“这一茬养了四五十万尾黄辣丁,我跟基地签有合同,虾鱼都是按单‘定养’的,你看这一个月的鱼苗都几寸长了,到春节时正是出售期。”阳仓国说,养殖环节正常的话,这一茬子就能把前期投资的几十万赚回来!

在一排排特大铝制圆形养育池里,制氧机“嗡嗡嗡”的响着冲开满池的水花,褐黑色鱼群不时浮上水面游弋嬉戏,室内温度计显示在14.8摄氏度,饲养过程基本实现智能化管控。阳仓国一边往池子里投撒食料,一边聊起今后的计划,等这一批黄辣丁出水,明年还要分季节引进鲈鱼等品质好价格高的水产品种,在“特色”上做文章,让“一池水”产出多重效益。

“只要掌握了技术,大棚温控养殖鱼虾,3个月就出产变现,省时省工,的确是一门周期短见效快的新型养殖产业!”阳仓国表示,等自己完全掌握了“水”养技术,获得了高效回报,将介绍有条件的农户一起养殖,组成联合体系,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供稿:白河县仓上镇)

责编:张颖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