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洋县磨子桥镇联合村中药材种植基地,药农们正抓紧时间种植乌药。“沟要挖6寸深,每隔6寸放一个乌药种子,大家使点劲把根部压进土里,保持芽苞朝上,放种子时一定要注意间隔均匀,这样才能提高产量。”洋县瑞新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瑞新一边手把手地为大家示范栽植,一边耐心地进行技术指导。
联合村地处丘陵地带,北依汉江,南屏巴山,村民长期从事传统种养业。去年联合村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镇村干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中药材种植加工的发展思路,带动周边村种植乌药500余亩,“药材经济”初见成效。
“今年我们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150余亩河滩地,与洋县瑞新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种植乌药120亩、白芨30亩。”联合村党支部书记王晓继说道。
为加大村项目建设力度,推动中药材产业规模化发展,经多方协调,占地22.5亩投资560万的中药材加工厂已经开工建设,通过强村带弱村帮扶机制,建成后可辐射带动全镇7个村发展中药产业,结成利益连结体,预计年底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可突破20万元,4个村突破50万元,带动200余户发展产业,受益600多人。同时,联合村从云南邀请有丰富经验的种植大户,通过实行“技术指导、保底收购、统一销售”运行模式,为群众解决了后顾之忧。“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帮扶力度,帮助联合村中药材扩大种植规模,不断延伸产业链,与村“两委”齐心协力,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带领村民把增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谈及未来发展,省交警总队驻村第一书记姚春平信心十足。
近年来,洋县磨子桥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自然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以标准化种植、初加工增值、产销对接为抓手,大力发展元胡、乌药等中药材产业,形成了规模聚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格局,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干劲足、有钱挣、能致富。截至目前,中药材产量2290吨、同比增长5.7%,中药材种植加工成为全镇的新的致富产业。(李抒妮)
责编:刘朋涛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