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支书,今年蚕室承包政策啥时候出?我想再承包1个!”近日,汉阴县平梁镇兴隆佳苑社区居民董代青找到社区党支部书记蔡清,主动打听产业发展新动态。这样的场景,如今在兴隆佳苑社区已成常态——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当产业发展领航员,用好“政治引领”这把“金钥匙”,开启了社区“五治融合”的治理大门,让搬迁群众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以前单靠我们社区,1500亩桑园的灌溉问题根本解决不了。在镇党委的引领下,通过“三联”机制,将兴隆佳苑社区、兴隆村、西岭村党支部及安康市蚕种场等力量拧成“一股绳”。联建后,三个支部一起跑项目、筹资金,3个月就修好了5.7公里灌溉渠!”蔡清指着产业园里奔流的渠水介绍。党员干部更是带头冲锋,支部委员带头承包蚕室,骨干党员组建“技术服务队”,去年以来累计解决桑园管护、蚕种培育等难题23个,让昔日荒坡变成了“聚宝盆”。
为让党组织真正“扎根”群众,社区推行“两委+合作社”交叉任职,5名支部委员同时担任蚕桑合作社理事,把党组织触角延伸到产业一线。“党员就得有党员的样子!”党员刘先进承包2个蚕室后,主动吸纳10名搬迁群众务工,还免费教技术,“我每月给大家开2600元左右工资,看着他们从‘门外汉’变成‘养蚕能手’,比自己挣钱还开心。”
常态化的组织生活,更让支部战斗力持续增强。社区定期开展“三会一课”,每季度召开专题研讨会,去年以来组织集中学习23场,党员干部在组织生活会上查摆出“服务群众不及时”
“产业政策宣讲不到位”等问题9个,落实整改措施26条,坚持件件有整改、有反馈。“上次我反映‘小课堂’缺教具,没过3天,支部就协调来了图书和文具,党员办事就是靠谱!”社区居民余英萍笑着说。
在“政治引领”的带动下,社区“五治融合”高效运转。2024年,社区蚕桑产业带动500余人就业,合作社分红98万元,“136”分红模式让每户年均增收超3000元。
如今走进兴隆佳苑社区,产业园里桑叶翠绿欲滴,蚕室内蚕农忙碌有序,居民脸上洋溢着踏实的笑容。从搬迁初期的 “稳得住”,到如今的 “能致富、过得好”,兴隆佳苑社区用实践证明,以 “政治引领” 为核心的 “五治融合” 治理模式,不仅能破解社区发展中的难题,更能让党组织成为群众的 “主心骨”、产业发展的 “领航员”。
接下来,兴隆佳苑社区将继续深化 “三联” 机制,推动与周边村、企业的合作向更深层次拓展,计划新增蚕室 20 间、扩建桑园 300 亩,同时探索 “蚕桑 + 文旅” 融合发展路径,打造集采摘体验、蚕文化展示、观光研学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项目。蔡清表示:“我们要让‘政治引领’这把‘金钥匙’,持续打开群众增收、社区善治的新大门,让搬迁群众的日子像蚕茧吐丝一样,越织越密、越织越红火!”(供稿:汉阴县平梁镇)
责编:张颖
编辑: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