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明实践

秦岭博物馆:青春守护文物 志愿点亮文明

当千年文物遇上青春创意,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7月31日,秦岭博物馆以“青春守护文物 志愿点亮文明”为主题,通过文物盲盒讲解、创意转译展示等创新形式,呈现了一场跨越古今的文化对话,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力量。

文物盲盒:以现代视角讲活文物故事

活动伊始,“文物盲盒”讲解展示率先登场。各组代表轮番讲解抽选文物,凭借深入浅出、声情并茂的演绎,将沉睡千年的文物故事鲜活再现,令在场观众感受到文物的厚重底蕴与人文精神。

IMG_259

创意转译展示

围绕文物主题,各组呈现了精彩纷呈、脑洞大开的创意原创作品:《商字瓦当的自述》《虎簋铜盖,非同小“盖”》趣味科普短视频运用镜头语言重现历史场景;《漫看文物》漫画手账以图文并茂解读文物知识;互动问答游戏寓教于乐加深理解……这些作品紧扣青少年视角,巧妙实现了文物与现代创意的碰撞,让古老文物在新时代 “活”了起来。

IMG_267

展示结束后,现场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为获奖团队颁发了精美的文创奖品,以资鼓励。

今年暑期,秦岭博物馆招募了45名优秀学生志愿者,担任起“文明传播者”的重要角色,志愿者们累计开展公益讲解149场次,为观众提供了不一样的参观感受。红马甲们每日活跃在展厅一线,为游客提供专业的导览服务、耐心解答咨询;悉心维护参观秩序,引导文明观展;积极协助各类宣传教育活动;还特别关注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群体的需求,主动提供贴心帮助。同时,通过讲解,为观众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传递历史的温度。

IMG_272

这次活动既是青春与文物的双向奔赴,更是博物馆从“知识殿堂”向“文化共创空间”转型的生动实践。未来,秦岭博物馆将继续积极探索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活动,持续构建开放、年轻、创新的文化传播生态,让文物在当代社会真正“活”起来、“潮”起来。(文/房鑫怡)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