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明实践

陕西省文化馆调研组来柞水县开展第四批非遗工坊、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调研工作

为充分发挥非遗工坊、传承人队伍在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带头作用。8月3日,陕西省文化馆(省非遗保护中心)调研组抵达柞水,对柞水县省级第四批非遗工坊、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年度工作进行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非遗工坊的运营状况以及省级项目传承人的传承成果,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迈向新高度。县文旅局副局长吴学勤、县文化馆馆长张晓丽、县文化馆非遗干部袁礼丽参加调研工作

IMG_256

调研组先后走访了水滴沟陈氏老油坊就业工坊、古镇宴席三点水就业工坊、柞水十三花就业工坊3个省级第四批非遗工坊,通过实地察看、听取介绍、交流探讨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工坊在非遗项目传承、生产经营、带动就业等方面的情况。这三个非遗工坊都能把当地贫困户、残疾人吸纳到工坊上班,助力了当地的乡村振兴。调查组还对柞水县省级非遗传承人的业务能力水平进行了综合考评。听取了传承人的汇报,了解了传承人在非遗保护项目传承发展过程中的做法和存在的困难,对传承人的工作给预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给予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IMG_256

调研组还对县文化馆工作进行了调研,参观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室,查看了非遗档案室的相关资料,详细了解了该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及地方非遗传承保护等工作地开展情况。馆长张晓丽就柞水县文化馆基本概况、特色亮点工作和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等工作开展情况向调研组进行了汇报。

IMG_256

此次调研不仅为柞水非遗工作提供了专业指导,也为该县更科学的开展非遗活态传承与工坊建设做出了指导,推动了柞水县在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和坚守传统中更好地融合和创新发展。柞水县文化馆决心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深耕非遗保护传承与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为柞水县的非遗传承保护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供稿:柞水县文化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雷利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