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明实践

白河县茅坪镇:“一说两讲”解纷机制 高效化解土地纠纷

近日,白河县茅坪镇通过“法官讲法律、代表讲道理”的“一说两讲”解纷机制,快速化解一起持续三年的土地经营权纠纷,以“法治+情理”,为基层矛盾化解提供鲜活样本。

纠纷源于“一亩三分地”的使用之争。叶某为移民搬迁安置户,为便利种菜,将门前一块土地用砌块砖圈占;土地承包方彭某发现后多次协商未果,为维护自身土地承包经营权,遂起诉至法院,矛盾眼看要升级。

面对这起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侵权的纠纷,茅坪镇迅速启动“一说两讲”解纷机制——由案件承办法官牵头释法理,茅坪镇驻镇县人大代表及人民调解员协同说情理,双管齐下推动矛盾源头化解。

调解现场,法官首先“亮法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三十一条“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对承包耕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权”及第二百三十八条“侵害物权造成损害可请求赔偿”等规定,结合土地权属证明、现场勘查记录等证据,清晰界定彭某的合法经营权及叶某擅自圈占行为的侵权性质,让双方对“法律红线”心中有数。

“法院判案讲证据、讲规矩,咱得信法。”叶某听了法官释法,知道自己侵权,态度明显缓和。

见法律边界已明,人大代表随即“暖人心”。考虑到涉案地块性质属耕地,若长期闲置或诉讼耗时,对双方都是损失。

“彭某的承包地离居住地远,需租赁出去才能挽回损失;叶某种菜只为了节省自家生活开支,双方都是为了把地用好。”人大代表的话如春风化雨,既点出叶某行为的无奈,也道明彭某的损失,更引导双方换位思考:“远亲不如近邻,把地盘活了,日子才能越过越亲。”

在“法理明是非、情理通人心”的双向互动中,叶某主动承认侵权,当场表示愿意通过租赁方式解决用地需求;彭某也松了口,愿意减免部分租金。经人大代表居中协调,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彭某撤回起诉,免除叶某2023、2024两年土地租金;自2025年起,叶某按每年300元标准向彭某支付租金承包该地块。

从对簿公堂到握手言和,这起历时三年的纠纷仅用半天便圆满解决,既避免矛盾升级,更修复了邻里关系,彰显“一说两讲”解纷机制“案结、事了、人和”的实效。(方倩)

责编:张颖

编辑:雷利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