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明实践

旬阳市石门镇:孝义文化扎根乡土 三风文明吹遍乡村

今年以来,旬阳市石门镇厚植乡土文脉,以“孝义家风”筑牢精神根基,以“时代民风”凝聚发展合力,以“文明新风”塑造乡村形神,构建起“三风”互促共融的文明生态,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能。如今的石门大地,民居错落有致,议事堂里笑语盈盈,庭院深处孝亲暖语呢喃,文明之花绽满乡土。

孝义铸魂夯基,厚植乡村振兴文化根脉

党建引领,党员示范树标杆。石门镇“干百件实事.做合格党员”实践活动火热推进,各村党支部将党员责任区细化到田埂院落,510名党员亮明身份、践行承诺,成为家风建设的的“红色引擎”。他们每年承诺办好2件民生实事,聚焦老弱群体从照料起居、疏导心结到陪同体检、清扫庭院,以点滴善举为孝老爱亲作示范、当标杆。既擦亮了党员底色,更让孝善之风融入家风建设,带动千家万户涵养文明家风。

文化深耕,孝义春风润民心。石门镇以孝义善举培育工程“六项建设”为支撑,锚定“移风易俗”孝义乡村建设目标,创新实施孝义文化“五个一”浸润工程。即“一村一讲堂”里,老党员讲红色故事、乡贤述家风典故,让孝义箴言口耳相传;“一户一公约”中,村民共议治家之道,将孝老爱亲、睦邻友善写入门楣;“一季一评选”时,敲锣打鼓送荣誉上门,让善行义举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一年一汇演”上,村民自编自演的孝义情景剧催人泪下;“一处一阵地”内,文化墙绘、家风展廊相映成趣,让文明之风渗透到衣食住行的每个细节。

文共矩阵,资源联动聚合力。以“文共体”为纽带,石门镇构建“1+12”镇村文化共同体矩阵,让孝义文化借资源联动焕发活力。镇级分中心统筹、12个村(社区)子中心联动,形成资源共享、活动联办、考核互促机制,让孝义文化传得更广。农家书屋与文化广场“珠联璧合”,既是农技“智慧加油站”,也是邻里话孝善、孩童听家风的温馨空间。在旬阳“太极跑・好运到”文旅盛会上,石门干群演绎的《石门腰鼓》敲出孝勇担当,获最佳人气二等奖;自编自导的《石门明天更灿烂》唱出孝善兴村的巨变,让乡土孝义文化绽放光彩。

民风聚力赋能,奏响崇德向善时代强音

树榜样引航向,催生见贤思齐风尚。石门镇深耕先进典型培育沃土,常态化开展模范选树活动,以身边的榜样激发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内生动力。白庙村先行先试聚焦“孝老爱亲、致富带头、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五类典型,创新推出了“石门镇白庙村孝义善举榜”,让乡野间的孝义模范走到台前,让正能量在淳朴民风中可感可知、可学可做。

传故事扬正气,厚植崇德向善土壤。镇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石门榜样・新风力量”专栏,以图文记录凡人孝义故事。专栏中,白庙村村民王能梅在丈夫务工、子女求学时,五年如一日照料瘫痪婆婆,每日天未亮即起身,完成擦洗、更衣、备餐等护理,千余日夜毫无怨言。木瓜村村民黄祥和赡养八旬岳父母与失明母亲,自费为岳母改造无障碍卫生间,用行动温暖三位老人晚年。该专栏深挖传扬日常质朴孝行,以鲜活案例扬正气,引领“学典型、行善事”理念融入邻里,助力民风持续向善。

聚邻里汇暖流,涵养守望相助民风。各村自发组建“孝义互助队”,成了乡邻间最贴心的依靠,插秧农忙时,主动搭把手帮缺劳力的家庭抢种抢收;雨季来临前,惦记着帮独居老人检修屋顶、疏通沟渠;逢年过节时,又陪着空巢老人围坐闲话家常,把冷清的屋子烘得暖意融融。街头巷尾,东家借农具、西家帮看娃,村民们用朴素行动践行“远亲不如近邻”,互助暖流在街巷院落流淌,守望相助的淳朴民风是石门镇最动人的底色。

新风塑形焕彩,绘就和美乡村诗意画卷

村规育新风,孝义准则入心田。石门镇创新践行《六坚持六反对》文明新风公约,用村民听得懂的乡音立下孝义准则:“坚持爱村护家守故土,反对毁林占道贪便宜”“坚持孝老爱幼重亲情,反对忤逆不养装孝顺”……这些朗朗上口的约定,被写入村规民约、绘上文化墙、编进花鼓戏。在红白理事、村民议事中,这些新约渐渐化为村民“事亲以孝、待人以善”的自觉。

党群聚新力,孝义底色映振兴。各村党支部以“头雁领航、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将孝义精神融入乡村建设肌理。党员走访时,既为产业发展破题,也常俯身询问老人冷暖,顺手帮独居者清理庭院;修路建文化小广场时,特意将坡道修得平缓、座椅安得密集,方便老人散步休憩;发展农业产业时,党员带着工具上门,帮行动不便的老人翻地、采摘,再熟门熟路联系好销路。从基建布局到产业培育,从日常走访到精准帮扶,孝义精神如坚韧纽带,将党群力量紧紧拧成一股绳。

生活展新貌,文明新风满街巷。干群共沐新风尚,镇机关“互学互促素能提升班”里,党员干部们钻研业务、比拼技能,以勤学实干树起文明标杆。业余时光里,组建的太极拳队在晨曦中舒展拳脚,骑行队穿梭于绿水青山间,篮球场喝彩声此起彼伏,匹克球队在赛场奋勇争先……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镇上下的自觉追求;村民生活焕新颜,门前柴草垛码得整整齐齐,墙上“牛皮癣”换成了文明标语,红白喜事告别大操大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了心照不宣的共识。傍晚的文化广场最是热闹,大妈们跳着广场舞,孩子们追逐嬉戏,邻里碰面笑着打招呼,顺手递上一把自家种的蔬菜。文明礼让的暖流,在街头巷尾静静流淌,晕染出和美乡村的鲜活底色。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石门镇将继续以“三风”建设为笔,以乡土大地为卷,绘就文明浸润、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让孝义之花常开不败,让文明新风永驻乡间。(胡秀斌)

责编:张颖

编辑:雷利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