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南郑区文化馆:巧手传艺 掀起非遗学习热潮

秋意正浓,汉中市在全省率先试行的“秋假”正式开启。为丰富学生假期生活,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南郑区文化馆紧贴时政热点,精心推出“秋假公益课”活动,吸引近120名学生和家长踊跃参与,掀起了一股非遗学习热潮。

IMG_256

本次公益课程精心选取了六项独具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包括汉中藤编、高家岭土陶制作技艺、南郑竹编技艺、剪纸、中药制香和衍纸艺术。这些课程不仅涵盖了南郑区重要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更体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的完美融合。

南郑区文化馆馆长表示:“将非遗融入秋假活动,是我们在新时期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一次创新尝试。希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青少年在亲手体验中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IMG_256

在汉中藤编课堂上,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了藤条编织的精湛技艺,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基本的编织手法,感受藤条在指尖流转的韵律。

高家岭土陶制作课上,孩子们亲手揉泥、拉坯、塑形,体验着泥土在手中蜕变的奇妙过程。 南郑竹编技艺传授现场,竹篾在巧手间穿梭,编织出一个个精美实用的竹制品。剪纸课上,一张张红纸在剪刀的游走中变幻出吉祥图案,令孩子们惊叹不已。

IMG_256

中药制香课程则让学生们认识了多种中药材,学习了传统制香工艺。衍纸作为新兴的手工艺术,也吸引了众多学生发挥创意,用彩纸卷出丰富多彩的图案。

IMG_256

“这样的课程设置既丰富了孩子的假期生活,又让他们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真是太有意义了!”陪同孩子参加活动的家长张女士赞不绝口。许多家长表示,非遗公益课不仅解决了假期孩子看护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提供了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这是课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知识。

下一阶段,南郑区文化馆将继续深化非遗传承创新工作,计划在寒暑假期间推出更多优质公益课程,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非遗保护传承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王鼎鼎)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