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文艺赋能乡村振兴,加快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11月13日至14日,陕西省文联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幸福安康·艺韵悠长”汉滨区美术工作者写生与创作培训在汉滨区成功举办。来自汉滨区美术家协会、中小学美术教师及文艺爱好者共3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

11月13日上午,培训开班仪式在汉滨区文化馆七楼多功能厅举办。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何虎林,西安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主任李云集,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花鸟画工作室副教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焦永峰,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四级调研员黄海星,安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章长青,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汉滨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樊光矢,安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俊波,汉滨区教育体育局四级调研员杨朴,汉滨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晁起,汉滨区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党委委员、区文化馆馆长郑杰等领导、专家出席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由晁起主持,郑杰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何虎林、章长青分别作动员讲话。何虎林在讲话中强调,此次活动是省美协深化基层帮扶、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实践,希望学员们珍惜机会、潜心学习、勇于创作,用画笔讲好汉滨故事。

此次培训特邀李云集、焦永峰两位优秀美术家进行授课。培训课堂上,李云集教授以《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渊源流派及鉴赏》为题,系统梳理了中国山水画的演变脉络,结合经典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分享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理解与表达,帮助学员理解、认识中国山水画的认知。焦永峰教授以《传统写意花鸟画的审美特质与时代转换》为主题,从笔墨技法到时代创新,为学员揭示了写意花鸟画的创作精髓。两位教授还现场挥毫示范,从构图立意到笔墨运用,分享他们的创作心得,为学员解读绘画创作方式方法,赢得了学员的阵阵掌声。

11月14日上午,全体学员赴汉滨区新城街道陈家沟村开展了实地写生。在层林尽染的初冬景致中,学员们凝神执笔,将汉滨的自然风貌与人文气息融入画作。两位教授分组进行指导,并就写生创作作品现场进行点评,帮助大家在写生中捕捉灵感、提升绘画理解与创作方法。

据了解,此次培训由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办,汉滨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区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区教育体育局承办,安康市美术家协会、汉滨区文化馆、汉滨区各界书画院、汉滨区美术家协会协办。作为陕西省文联“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的具体实践和省美术家协会结对帮扶汉滨区的重要举措,本次培训由省美术家协会全程参与指导,根据汉滨区群众文化需求,选派协会顶尖专家,通过“理论+实践”“授课+写生”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基层美术工作者的创作能力,为汉滨区文艺赋能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人才队伍保障。
下一步,汉滨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加强与省美术家协会的对接,为地方美术爱好者搭建更多学习交流平台,推动本土美术人才成长,助力汉滨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张玉柔)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