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二级美术教师。先后荣获“陕西省国培计划优秀学员”称号,柞水县“提高教育质量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柞水县少先队活动课暨教学能手比赛、柞水县作业管理与设计优秀案例评选中均获优异成绩。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征文比赛多次获得奖项。
初心如磐:跨界转身,源于热爱与担当
“教育无关专业出身,只要用心,就能搭建起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这是张楠老师坚定的教育信条。当年,作为一名美术专业毕业生,他初登讲台便面临执教五年级语文和三年级英语的挑战。面对难题,他不服输的劲头被激发出来,党员的担当精神更让他迎难而上。他将美术的创意融入教学,用漫画帮助学生记忆古诗,亲手制作单词卡片活化英语课堂。当孩子们的眼睛因他的课堂而闪亮时,他深刻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初心。这份如磐石般的信念,成为他日后跨越无数挑战的力量源泉。

技艺日精:淬炼匠心,挑战成就“多面手”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成为一眼泉。正式入职后,张楠老师面临的挑战升级: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六年级英语兼二年级语文老师,还负责宿舍管理。专业不对口、任务繁重,压力如山。但他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用实际行动诠释“教学相长”。他每天提前一小时到校备课,将复杂的语法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向资深教师请教低年级教学诀窍,用彩色粉笔让汉字“活”起来;他在批改作业时画上“鼓励笑脸”,让评价充满温度。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年六年级毕业会考,他们班成绩名列前茅,他也拿到了工作后的第一个奖 ——“县级提高教育质量先进个人”。

更大的挑战接踵而至。作为一名“文科生”,他被安排教授科学。电路图、实验步骤,对他而言是全新的领域。“党员教师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他这样鼓励自己。于是,下班后他抱着课本自学,上网查实验视频,虚心向前辈请教。他创造性地将实验过程编成小故事,引导学生用画图方式记录知识点。期末,他所带班级科学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这背后是他无数个夜晚的挑灯夜战和持续精进的汗水。

用情育人:关爱学生,亦师亦友赢信任
在学生们眼中,张老师是无所不能的“大哥哥”,是严慈相济的引路人。课间,他耐心辅导的身影随处可见;放学后,他与学生促膝长谈,倾听成长的烦恼。他批改作业时留下的“小笑脸”和鼓励语,成为孩子们努力的动力。初接这个班时,自闭症女孩小安的状态让他揪心——小安几乎整天蜷缩在教室角落的地上,对周围一切毫无反应,也常因无法表达需求尿湿裤子。他一次次和她家长沟通,了解到孩子的一些习惯;查阅了自闭症儿童干预资料,课前、课后陪她慢慢练习“坐下”的简单指令。一学期后,张老师走进教室,就看见小安自己扶着椅子坐下了。期末家长会上,小安外婆红着眼眶拉着张老师的手:“老师,您不知道,她现在在家会主动坐在小桌子旁翻书,还会用手势说‘要去厕所’,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原来,对特殊孩子多一点耐心、多一份琢磨,那些看似微小的坚持,真的能帮他们一点点打开通往世界的小窗。
家长们由衷赞叹:“张老师既有方法,又有耐心,把孩子交给他,我们一百个放心!”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是他用日复一日的真诚付出赢得的最高褒奖。

奋进不息:笃行不怠,党员本色勇担当
成功的花,浸透了奋斗的泪泉。从接受全县科学公开课任务时脱口而出的“我不行”,到最终精彩呈现、广受好评;从许久未教科学到在全县教师大会上做专题讲座,张楠老师的每一步成长,都烙印着“努力”二字。深夜办公室的灯光,记录着他备课研课的身影;反复修改的教案和教具,见证着他追求卓越的态度;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资料的暑假,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他将“责任心”刻入骨血,用永不停歇的奋斗脚步,诠释了青年人的担当与力量。
初心在方寸,咫尺见匠心。张楠老师是柞水县凤凰镇中心小学青年教师的优秀代表。他从美术的“小舞台”跨界到教育的“大天地”,用热爱、钻研、爱心与担当,生动刻画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形象。咱们坚信,他将带着这份炽热的初心,在教育的星辰大海上继续破浪前行,点亮更多孩子的梦想!(供稿:柞水县凤凰镇中心小学)
责编:杜鹏飞
编辑: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