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宜川县博物馆:携手延安大学 共谱文化传承新篇

当青春的朝气遇上历史的厚重,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1月11日,宜川县博物馆迎来了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115名师生组成的研学队伍。作为延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陕西省中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这里丰富的文物藏品与厚重的历史底蕴,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实践教学体验。

IMG_256

宜川县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与县文物管理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机构”管理,集文物保护、展示利用、宣传教育等职能于一体,现馆藏文物763件套,其中二级文物17件、三级文物183件,涵盖石器、陶器、青铜器、造像等多个品类,北朝至明清的各类造像更是其特色藏品 。馆内710平方米的展厅分为“壶口涛声”历史展厅与“丹州瑰宝”民俗展厅,展线总长210米,通过“农耕初创”“丹州烽烟”“窑洞文化”等八个单元,系统呈现了宜川从旧石器时代至今的历史沿革、黄河文化特质与独特民俗风情 。

IMG_257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沿历史脉络有序参观。历史展厅中,明清黄河壶口漕运的繁荣景象与“旱地行船”的古人智慧,让大家直观感受了宜川作为黄河渡口的重要地位;“丹州烽烟”单元展现的军事战略历史,与师生专业领域形成深度呼应。民俗展厅内,盘古传说、蟒头山道教文化、传统农耕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让师生们对宜川地域文化有了立体而深刻的认知。面对一件件承载岁月记忆的文物,师生们不时驻足凝视、交流探讨,在触摸历史温度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IMG_259

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始终坚持“理论+实践”双驱动教学模式,此次研学是学院深化红色资源与实践教学融合的重要举措 。带队老师表示,宜川县博物馆丰富的历史文物与革命文化资源,为政法与公共管理类专业提供了鲜活的教学案例,有助于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历史文化、社会实际相结合,增强家国情怀与历史使命感。参与研学的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实地参观,不仅领略了宜川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深刻体会到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未来将把所学所思转化为实践动力。 IMG_261

作为公益性质的教育馆所,宜川县博物馆始终致力于发挥社会教育功能,此次校馆研学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拓展了博物馆的教育辐射力,也为校馆合作搭建了坚实桥梁。未来,宜川县博物馆将继续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为广大师生及社会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让历史文脉代代相传,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供稿:宜川县博物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