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阿姨,眼前这片窑洞是1947年冬至1948年春天毛主席和党中央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重要场所,党史上著名的‘十二月会议’就在这里召开,为革命胜利指明了方向……”10月25日下午,米脂县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内,小小红色讲解员张语月佩戴红领巾,清亮的讲解声吸引游客驻足。面对“十二月会议有啥作用”的提问,她脆生生答:“明确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方针,还总结了作战经验,给战士们鼓了劲!”

( 5月2日,“小小红色讲解员”在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开展志愿讲解服务(资料照片)。通讯员 吕苗摄)
这样从容地讲解,源于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内“小小红色讲解员”培训计划。“我们发起这个培训,就是想让红色故事从‘静态展陈’变成‘鲜活传递’。”杨家沟革命纪念馆馆长姬喜东介绍,“杨家沟革命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但过去青少年游客常觉得历史‘离得远’,于是我们从全县中小学招募10岁至14岁孩子,让他们先懂史、再传史,用童真视角解读革命历史,用同龄人声音拉近代际距离。”

( 5月2日,“小小红色讲解员”在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开展志愿讲解服务(资料照片)。通讯员 吕苗摄)
培训初期,不少小朋友连“转战陕北”概念都模糊。“有个孩子第一次讲解,指着毛主席旧居书桌说‘这是毛主席用的’。”姬喜东馆长笑着回忆。为帮助孩子成长,杨家沟革命纪念馆邀请该县党校老师讲解历史,安排资深讲解员教发音、站姿,还模拟游客提问场景。姬喜东说:“我们不要求死记硬背,而是让孩子理解后用自己的话讲,比如把‘十大军事原则’说成‘打仗的好办法’,反而更接地气。”
如今,28名小小讲解员分成4组,周末、节假日轮流上岗。“爸妈起初担心影响学习,后来看到我历史成绩提高、表达更自信,就全力支持。”张语月分享道。带孩子参观的家长说:“我家娃平时不爱听历史,今天跟着小语月问这问那,还说‘原来咱们陕西有这么厉害的地方’,教育效果比预想得好。”

( 5月2日,“小小红色讲解员”学习发音、站姿(资料照片)。通讯员 吕苗摄)
国庆期间,小小讲解员服务超500人次,现场志愿服务视频在相关平台上播放量超10万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张健说:“看到孩子就知道红色基因能传下去。”
姬喜东说:“下一步,米脂县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将继续扩大选拔范围,陆续开发‘红色故事创编’活动,让孩子不仅能‘讲’故事,还能‘演’故事,以小小讲解员为纽带,让纪念馆成为红色文化‘活课堂’。”
夕阳下,张语月对接班同学说:“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杨家沟不只有漂亮的窑洞,还有了不起的革命历史,以后我要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窑洞群在余晖中静静矗立,红色的种子正随孩子们的声音悄悄发芽。(来源:陕西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 吕苗)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