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染黄了稻穗,泥土裹着瓜果的清香,秋意正浓时,略阳县徐家坪镇中心小学高年级学子走出教室,走进田间地头,以一场“挖红薯种豌豆劳动实践课”解锁秋收的奥秘,在亲手劳作中读懂“耕耘与收获”的深层意义。

出发前,同学们早已在课堂上完成了“预习”——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了解红薯的生长周期、根系分布特点,甚至记录下“判断红薯成熟度的小技巧”:叶片泛黄、藤条发干的植株下,往往藏着饱满的果实。带着这些理论知识,大家提着小锄头、拎着竹篮,带着“验证知识”的好奇心走进红薯地。

在挖红薯的过程中,遇到深埋土中的“巨无霸”红薯,单人锄头挖不动,大家便分工协作——一人稳住藤蔓、标记位置,两人从两侧轻轻刨土,一人负责清理周围杂草,在“一二三”的口号声中,完整的大红薯被缓缓抬出,泥土溅在脸上,却挡不住彼此击掌欢呼的喜悦。还有同学细心地将挖断的红薯收集起来,轻声说:“这也是劳动的成果,不能浪费。”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辛勤努力,篮子里装满了形态各异的红薯——有的像敦实的拳头,有的像修长的玉簪,每一颗都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但比红薯更珍贵的,是大家脸上的开心与坚定:从一开始怕弄脏衣服的拘谨,到后来撸起袖子刨土的投入;从对“农活”的陌生,到能熟练讲解挖红薯的技巧;红著全部挖完后,在教师们的带领下又种上冬季蔬菜——豌豆,以此让同学们深入体验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与乐趣。
乡村的田野是最广阔的课堂,劳动实践是最深刻的教育。当书本知识与田间劳作相遇,成长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未来,略阳县徐家坪镇中心小学将继续以劳动实践为纽带,让同学们在耕耘中感悟责任,在收获中体会成长,让劳动教育真正扎根生活、滋养心灵。(供稿:略阳县徐家坪镇中心小学)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