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三部《延安府志》 一脉人文传承”——三部《延安府志》解读公开课在延安市图书馆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市文联、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市延安精神研究中心与市图书馆联合举办,特邀延安市政协原主席、陕西延安干部学院兼职教授樊高林担任主讲,公开课由市图书馆理事会理事长高志旺主持,各单位职工及市图书馆理事会成员共70余人参与。
古代方志典籍是我国地域文化的百科全书,其详细记载着郡邑的建置沿革、历史变迁、地理物产、灾祥气候、经济发展等内容,积淀着一定时期一定辖区的政治、礼教的经验得失。延安自有建置以来,迄今发现古代存世的府志只有三部,即明代弘治十七年(1504)本、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本和清嘉庆七年(1802)本,是延安古代文明的鲜活展现、延安历史文化的珍贵遗存。其中,明代弘治本和清代康熙本便由樊高林与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曹树蓬合作校点出版。
讲座中,樊高林通过引经据典、通俗易懂的方式,从三部府志的修编刊印过程、修纂体例纲目、记载的内容变化、记载的珍贵史料、记载错误及疏漏、历史贡献价值六个维度,深入解读三部府志,详细介绍了明代和清代前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风土人情、山川历史等领域的发展变化,还通过补充史料细节,让在场听众对延安厚重的地域文化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
延安作为1982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保护、挖掘其历史文化遗产是每一个延安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延安市图书馆作为传承人类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公共文化阵地,后续将持续推进好黄土文献馆和红色图书馆建设,加大延安本土文化史料的收集力度,开展各类公益文化惠民讲座,为弘扬传统文化精华、擦亮延安“历史文化名城”名片注入更多力量。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