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至20日,合阳县少年宫紧紧围绕全国科普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主题,统筹策划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实践活动。通过“送课进校”“基地参观体验”“非遗实践”“探秘科技馆 ”四大板块,将科学知识、农业科技、传统文化与前沿科技体验有机融合,为当地青少年带来一场沉浸式、互动式的科普盛宴,推动科普教育的资源共享共建。
课堂启智润心 点燃航天工程之梦
活动首站走进洽川中心小学。少年宫老师精心设计的科技、手工、体育、书法等课程给孩子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科技教师张娟以《我在太空的一天》为主题,通过生动讲述与影像辅助,揭开了宇航员太空生活及科技装备的神秘面纱,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航天科技背后的物理与工程原理。在随后的科幻画创作环节,孩子们以画笔描绘心中的宇宙图景,展现出对浩瀚星海的无限遐想与探索意愿。
王晓艳老师则依托《水陆两栖快艇》课程,从现实应用场景切入,讲解机械结构、动力系统等基础科学知识。学生们分组协作,亲手组装模型,在实践中理解浮力、动力转换等原理。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更使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可触可感,进一步激发其对科技创新的内在兴趣。
朱敏老师带来《橡筋动力飞机》课程,从飞行原理入手,引导学生认识空气动力学与能量转换的基本概念,随后分组进行飞机模型的拼装与调试。当孩子们亲手放飞自制的飞机,看着它在空中盘旋滑翔时,兴奋与成就感溢于言表,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激发了对航空科技的浓厚兴趣。
深入养殖基地 解锁现代农业之密
百余名学生走进洽川“艺美莲”荷花养殖基地开展参观体验活动。通过专业讲解,学生系统了解荷花不同品种的特性、水生栽培、环境控制等现代农业技术,并认识到荷花在药用、食用及文旅方面的多元价值。
孩子们在大棚中近距离观察温控设备等科技应用,深刻体会农业如何从“靠天吃饭”走向“科技赋能”,真切感知生物技术与现代农业结合所带来的产业变革与效益提升。
研习非遗工艺 体验创意融合之美
在洽川葫芦种植与加工基地,学生们深入了解葫芦从育种、栽培到艺术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并聚焦于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实践。在雕刻制作工坊,激光雕刻、数字化绘图等技术的应用,使传统葫芦工艺焕发新生。
在宋鹏杰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亲手体验葫芦绘画与小型雕刻,既感受到非遗之美,也认识到科技为传统文化带来的精度提升与创意可能,强化了其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深化了对“科技与文化共生”的现代发展理念的理解。
探秘科技场馆 开启奇幻科学之旅
在少年宫老师们的精心组织下,学员走进科技馆,开启了一场奇妙的科学之旅。在“航天发射”展区,逼真的火箭发射模拟装置将孩子们带到紧张刺激的发射现场,他们了解运载火箭的结构组成、发射流程以及航天器进入轨道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互动操作台模拟控制火箭发射与回收,体验航天工程师的工作过程,激发了对航天事业的向往。
在“基础科学”展区,孩子们亲手操作力学、电学、光学等实验装置,用杠杆撬起重物,感受力的平衡与传递;观察电流产生的磁场,惊叹电与磁的奇妙联系;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成像变化,探索光的折射规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实验,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直观易懂,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与热情。
本次科普日系列活动突破传统单向传授模式,突出“体验・探究・创造”一体化设计,通过跨学科、多场景的实践方式,有效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少年宫依托本地科技、农业与文化资源,深化馆校合作、基地共建机制,构建常态化的青少年科学实践教育体系,为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和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真正实现以科教赋能成长、以创新筑梦未来。(白晓英)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