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共体宋家镇分中心书法绘画室内,宣纸铺展,墨香氤氲。书法爱好者柯希峰,与退休教师徐老师一起,凝神静气,笔走龙蛇,书写着对书法艺术那份深入骨血的热爱。
“自从镇上有了这敞亮、安静的书画室,我们这些书法爱好者才算真正有了‘家’。”柯希峰放下毛笔,笑容里透着满足。徐老师也深有同感:“过去练字,家里地方小,宣纸摆开都费劲。现在这里窗明几净,笔墨纸砚齐全,推门就能写,写累了还能下楼转转、休息一下,惬意得很!”文共体分中心的精心建设,为这方墨香天地提供了切实的便利,让文艺热爱真正落地生根。
这份“推门即享”的便利,正是文共体建设的核心初衷:破解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打破地域和群体间的文化壁垒,让优质的文化资源流动起来;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享有更充实、更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类似分中心书画室这样的活动阵地,全镇共有71处,不仅为书画爱好者们提供了便利,更让书法、绘画这些传统艺术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让大家在家门口感受文化的魅力。
如今,宋家镇文共体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果:自从书法绘画室开放后,不仅吸引了“老行家”常来“打卡”,也有镇上的学生、村民过来体验。文共体宋家镇分中心还将定期邀请书法协会会员来指导授课,不少零基础的人也开始拿起毛笔,感受汉字的美。柯希峰指着桌上摆放的字画,“你看这些作品,有我们这些老人的,也有孩子们的,还有刚入门的新手的,大家在这里学习交流,这股子文化味儿,是以前镇上少见的。”除书法绘画室外,图书阅览、舞蹈排练等精心打造的功能区同样人气高涨。大家在此放松身心、娱乐交友,共享文化滋养,社区文化活力蓬勃焕发。
尤为动人的是书法练习尾声,两位书法爱好者共同构思的八句四言诗:“传统文化,源远泉长;乡村振兴,日异月新;承古拓今,文脉永续;茶香宋家,硕果辉煌”,凝聚了他们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切期许。徐老师欣然执笔,一幅笔意连绵的长卷应运而生。
文共体构筑了敞亮的空间、完备的设施与友好交流的平台,让书法这门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爱好者得以潜心研习;新手有了专业指导,零基础也能提笔感受汉字的美;老中青少齐聚一堂,在切磋中共同进步——这正是文共体赋予书法艺术的馈赠,降低了接触文化的门槛,让书法从案头走进了寻常巷陌,并让群众在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建立起深厚的邻里情感与文化认同。
下一步,文共体宋家镇分中心将持续深耕文化根脉,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满足群众共性、个性化的文化需求;不断探索创新,推动宋家镇文共体建设迈上新台阶,一幅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邓瑞)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