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汉中,骄阳似火,但走进凉爽舒适汉中市图书馆,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文化氛围。在少儿阅览区,孩子们正围坐在一起参加”小小讲书人”活动;在培训室,“手创时光,环保伴成长”DIY钟表手工制作公益培训活动正在进行;在报告厅,”天汉文旅大讲堂”正在举行,座无虚席……这样热闹的场景,在这里已成常态。
近年来,汉中市图书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创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抓手,三年来累计举办各类文化活动600余场次,惠及群众100多万人次,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惠民之路。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群众最喜爱的图书馆”,探寻其文化惠民的创新密码。
品牌引领:打造群众文化活动的”金字招牌”
“每周带孩子来参加图书馆的活动,已经成为我们家的固定安排。”在”书香润童年”亲子阅读活动现场,市民李女士如是说。像李女士这样的忠实读者,在汉中市图书馆还有很多。该馆坚持”年年有创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原则,精心培育了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品牌文化活动:”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每年精心策划20多个主题读书活动,参与人数超过3万人次。活动内容包括经典诵读、读书分享、名家讲座等,已成为汉中市民的文化盛会。陕西省阅读文化节汉中分会场活动每年精彩纷呈:作为重要承办单位,近三年汉中市图书馆组织带领11个县区公共图书馆,每年策划组织活动140多项,每年参与人次达30万。其中,”三秦最美领读人”评选、”我的读书故事”征集等活动广受好评。汉图报告厅大讲堂定期邀请文化学者、行业专家举办公益讲座,内容涵盖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健康养生等多个领域。三年来累计举办48场,惠及群众近3万人次。朗诵大赛:与朗诵协会联办,每年市县联动、层层选拔比拼,参加人数逐年攀升,广大读者朗诵水平大为提高,多次在全国全省朗诵大赛获奖。”小小讲书人”亲子阅读:通过”绘本漂流””亲子共读”等形式,培养儿童阅读习惯。2024年已举办4期,服务家庭500余组,成为汉中亲子教育的知名品牌。萌娃看世界:定期展示幼儿读者的童言无忌;汉图光影剧场:暑期每天为读者摆放一部经典国潮影片,每天100多人观影,仅仅一个暑假就有6000多人在汉中市图书馆影视厅免费观看电影。汉图读书会:每月定期组织书友会成员分享阅读一部优秀作品。爱心义卖活动:每年定期与蒙正幼儿园等联合开展书香传暖意、义卖聚爱心活动。在图书馆门口广场,青少年读者将自己的旧书、玩具等拿来摆摊义卖后,钱捐给公益组织扶持贫困地区孩子上学。等等,这些品牌活动就像文化惠民的一张张金名片,让图书馆的服务更有辨识度,也让群众的文化生活更有期待感。
数字赋能: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文化服务新格局
新媒体矩阵建设:构建了包含官网、微信、抖音、喜马拉雅等平台的新媒体宣传矩阵。三年来累计发布视听视频、工作动态等内容2000余条,总浏览量突破1200万次。其中”小小故事会”短视频展播活动,单条最高播放量达50万+。数字阅读推广:建成数字阅览专区,配备电子图书阅读机、朗读亭、4D百科文旅一体机等智能设备。向基层群众免费开放13万册电子图书、3万册有声图书资源。”大地欢歌”活动中,惠及农村读者6万余人。云端文化活动:创新开展线上展览、云讲座、直播带书等活动。每年举办线上活动300多场次,服务16万人次。”现在即使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图书馆的文化服务,真是太方便了!”家住汉台区的退休教师陈老先生通过手机参与了多场线上活动后感慨道。
跨界合作:构建多元参与的文化惠民共同体
汉中市图书馆打破”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积极构建”图书馆+”合作网络:跨区域联动:汉中市图书馆积极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与陕北的神木市图书馆携手开展地跨秦岭南北系列活动,打破了地域限制,促进了陕南陕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2024年与神木市图书馆合作开展”秦岭南北读民俗”系列活动,包括”读年俗””画民俗””线上分享会”等,参与人数超5000人次。两地幼儿园的330多名幼儿通过视频连线共话年俗,开创了全省图书馆跨区域合作新模式。同年10月,“秦岭南北画民俗” 线上线下作品展览同步开展。两地收集的数百幅展现秦岭南北民俗风情的佳作,分别在汉中市、神木市图书馆交叉展出,吸引了超过1000多名读者观众欣赏。部门协作抓阅读推广活动:与市上20余家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联合市消防救援大队开展防灾减灾演练,与市科协合作举办”全市公民科技素质科技素质大赛”,与市民政局联合举办人口老龄化教育暨老年人反诈公益活动等,实现资源互补、互利共赢。馆校共建:与陕西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开展”青春文明行”等实践活动。2024年,”树天汉文明新风社会实践团”入选国家文旅部专项社会实践案例。与此同时,社会参与:2024年向镇巴县简池镇三溪小学捐赠图书600册、书架6个,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通过跨界合作,汉中市图书馆实现了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让文化惠民的力量更强大。
精准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
汉中市图书馆坚持”精准滴灌”的服务理念,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青少年服务:开设暑期公益读书会故事会手工工艺培训讲座,开展”垃圾分类手工课””科学小实验”等活动,年均服务青少年超5000人次。创意手工冬奥徽章制作智力魔方大赛等活动被家长誉为”最有意义的暑期课堂”。老年服务:推出”松柏计划”适老化服务,组织健康养生讲座、智能手机培训等活动。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专题活动,丰富老年读者精神文化生活。适时开展老年人营养健康、防电诈、书法绘画唱歌等活动,使老年读者受益匪浅。特殊群体服务: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视障阅览室,配备盲文图书、语音导览设备等,与残联等单位联合开展各类残疾人阅读推广活动;在馆内设立老年人、务工人员在农民工阅读专柜专座,让特殊群体共享文化阳光。两会服务:每年市人大、市政协“两会”期间,汉中市图书馆走进参政议政现场开展“两会”服务活动。编印《新质生产力专题资料汇编》《生态发展》《未来产业》《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书提供给与会代表委员,现场提供办证等参考咨询服务,深得代表委员的好评。基层服务:开展”图书七进”活动,将文化服务送进社区、医院、汽车枢纽站、机关、学校、军营、机场。三年来累计开展流动服务30余次,惠及群众4万余人次。汉中市图书馆的服务就像“文化订制”,总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空间再造:打造有温度的”城市文化客厅”
走进汉中市图书馆,处处能感受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阅读吧”建设:在市委机关、市政府机关、市中心医院、万邦时代广场鼎鼎百货、汉中机场等处设立24小时自助”阅读吧”,配备纸质图书500册、电子图书13万册、有声图书3万册,读者扫码将电子图书带回看或听。打造”15分钟阅读圈”。智慧化升级:建成覆盖全馆的八大智能系统,包括WiFi全覆盖网络、数字广播、安防监控、照明及空调远程操控系统、机器人盘点、机器人门迎、Ai数字馆员等,使汉中市图书馆成为全省智慧化建设最好的图书馆之一。新增听书馆、红色故事数字阅览等数字化设施,提升服务效能。空间优化:根据不同读者需求,设置亲子阅读区、文创非遗展示区、阳光休闲阅读区、胡悦同志藏书馆、听书馆等特色空间。完成馆舍改造提升后,阅览座位增加30%,读者满意度提升至95%以上。环境营造:通过绿植装饰、艺术展陈、背景音乐等方式,营造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汉中市图书馆2023年获评”全省最美阅读空间”,2024年又荣获全省”群众最喜爱的图书馆”称号,被群众称为网红图书馆。”这里不仅是读书的地方,更是放松身心、交流思想的文化空间。”经常来馆阅读的张先生如是说。
从品牌活动到数字服务,从跨界合作到精准惠民,从空间再造到环境营造,汉中市图书馆以创新为笔,以服务为墨,在天汉大地上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文化惠民画卷。其成功实践表明: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才能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站在新的起点上,汉中市图书馆将继续深化文化惠民工程,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文化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让书香永远浸润天汉大地,让文化之光照亮百姓生活。(供稿:汉中市图书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