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洛南县图书馆:优化志愿服务 擦亮文明底色

图书馆是知识的浩瀚海洋,每一本书都是浪涛间跃动的璀璨浪花。整理图书的工作看似平凡,却藏着对知识的敬畏 —— 正是这些细微处的用心,让每本好书都能被妥善安放,让更多读者在书海中轻松打捞到心仪的宝藏,尽情享受阅读的惬意。图书上架、整架、排架,这些看似重复的动作,实则是搭建知识与读者间的 “便捷桥梁”。

IMG_256

图书馆的秩序不仅是书架的整齐,更是对每位求知者的尊重。书籍归位、检索高效,本质上是在节省他人时间,降低知识获取的门槛。每一次弯腰、抬手整理书籍,都是在践行一种文明共识:社会的顺畅运转,离不开无数人在细节处的默默付出。这些微小行动汇聚起来,便成为让集体受益的暖流,志愿服务的意义就在这种“隐性关怀”中显现——它让个体行动成为社会运转的润滑剂。

IMG_257

办理读者证的过程,是传递信任的关键时刻。接过的每个证件、解答的每个疑问、指引的每步流程,都在向读者传递“可信任”的信号。对于读者,这张卡片是通往知识世界的钥匙;对于志愿者,协助办理则是搭建“信任的桥梁”。通过耐心服务和友善的态度,志愿者让陌生个体感受到被接纳,为公共空间注入人文温度,缓解“陌生人社会”的疏离感。

IMG_258

帮助读者扫码关注图书馆公众号,看似是简单的操作,实则体现着“文化普惠”的追求。他们帮孩子找到绘本区,协助老人使用自助设备,细心登记失物等待认领。分类整理图书需要耐心与细致,无论是少儿区还是成人区,他们都认真将书籍按索书号归位,检查并纠正错放图书,与工作人员配合提升效率。志愿服务的价值,就在于用耐心填平这道鸿沟。放慢语速讲解、演示操作,正是践行“包容性发展”——确保不同年龄和背景的人都能平等享受文化资源。

书页翻动的沙沙声里,沾过灰尘的红马甲收获了无数声“谢谢”,这更能体会志愿服务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做了多少事”,而在于“成为了什么”。我们是秩序的维护者、信任的搭建者、责任的承担者、包容的践行者。这些身份虽微小,却共同构筑着社会文明的底色。愿更多人加入这场“以微光汇聚温暖”的行动,让志愿服务成为生活方式,让知识的芬芳与善意的暖流持续流淌。(供稿:洛南县图书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