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赴陕西省绥德县文化创意和保育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走进绥德县博物馆和陕西绥德汉画像石馆,开展了一场以”守护历史根脉,传承文化薪火”为主题的文化调研活动。
这次活动聚焦绥德当地文化,民歌非遗的抢救性保护与青年传播,通过数字化建档、创意产品开发社区传承行动,破解非遗“断代危机”。以大学生视角活化传统,既以濒危艺术留存数字档案,更构建“高校-地方”长效传承机制,强化文化认同,赋能乡村振兴。
实践团首先来到绥德县博物馆,绥德博物馆的展陈生动展现了该地区多元的历史文化:从”史前文明”展厅中5000年前龙山文化的彩陶、石器,到”秦汉魏晋”展厅的汉代青铜釜和画像石,呈现了农耕与游牧文明交汇的特征。通过讲解员细致的讲解,实践团深入了解了绥德的历史脉络,感受了独特的石雕艺术魅力,触摸了陕北民俗文化的印记,认识了绥德在革命史上的贡献。
接着实践团走进了走进汉画像石馆:石刻上的史诗画卷绥德汉画像石馆是我国第一座专题性汉画像石博物馆,馆藏东汉画像石500余块。这些历经两千年的石刻艺术珍品,生动记录了汉代陕北地区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文化艺术。
实践团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更深刻的了解了陕北成熟的农耕文明,同时,”羽人乘龙””西王母宴饮”等神话主题画像石则揭示了古人的精神世界。实践团在细细品味独特艺术魅力的过程中,亲手触摸着沉淀千年的历史文脉,真切感受着文化传承绵延不绝的深厚力量。 此次绥德社会实践,既是实践团对陕北秧歌与红色历史的深度探访,也是成员们锻炼自我、提升能力的宝贵契机。相信这段经历会让大家积累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为日后的成长发展筑牢根基。(供稿:绥德县博物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