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帮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增收,7月15日,镇巴县举办了一场以 “学习苗绣技艺,赋能乡村振兴” 为主题的苗绣培训活动。让群众近距离触摸非遗文化的温度,更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居家灵活就业、增收致富的新窗口。
活动邀请了苗绣传承人与省市手工艺协会从业者担任讲师,课程设置兼顾理论与实践。从苗绣的历史渊源、文化寓意,到基础针法、纹样设计,再到成品加工、市场销售,讲师们结合自身经历倾囊相授。针对妇女群众、返乡青年等不同群体的需求,还特别开设了 “零基础入门”“进阶创作”等特色模块,让学员既能掌握一技之长,又能了解市场动向。
“以前在家只能照顾老人孩子,现在学了苗绣,一个月能多挣几百块,还能跟着老师学设计,感觉日子有了新奔头。” 来自上期培训的学员李大姐手里拿着刚绣好的绣片,脸上满是笑意。像李大姐这样的学员不在少数,培训现场,大家或专注练习针法,或相互交流心得,绣针在指尖翻飞,丝线在布上勾勒出一朵朵盛开的花朵、一只只灵动的飞鸟,原本普通的布料渐渐有了生命力。
镇巴作为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苗绣既保留了苗族传统纹样的古朴韵味,又融入了秦巴山区的自然元素,承载着民族记忆与地域特色。
据悉,此次培训活动在于建立订单式 “培训结束即就业” 的闭环机制,学员培训结束后制作的高质量苗绣产品,将由汉中苗家汇文旅公司全部接收,实现 “绣完即变现” 的即时效益。这一举措不仅让学员的劳动成果快速转化为经济收入,更彻底打通了苗绣从技艺学习到产品销售的全链条。
这种 “培训 + 收购” 模式,对贫困劳动力而言意义尤为显著,让她们足不出户就能通过苗绣获得稳定收入。这种 “订单式生产” 模式,既解决了学员的销售顾虑,也为苗绣文创产品打开了 “传统工艺 + 现代市场” 的新销路,让古老技艺在市场检验中焕发商业活力。
一针一线绣出文化传承路,一丝一缕织就乡村振兴梦。此举既是非遗保护,也是文化赋能产业、带动增收的探索。未来,镇巴县将持续深挖苗绣价值,推动 “非遗 + 就业 + 旅游” 融合,让苗绣成为带动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 “新引擎”。(供稿:镇巴县文化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