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考试成绩好就是办学好吗?

在当代教育中,“考试成绩好”与“办学好”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天然的逻辑关联。家长为孩子选择学校时,首先关注的往往是升学率、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社会评价一所学校的优劣,也习惯性地以各类考试排名为依据;甚至学校自身的发展规划,也常常围绕着如何提高考试成绩而展开。这种将考试成绩与办学质量直接挂钩的思维模式,仿佛已成为教育领域的“潜规则”,渗透在教育实践的方方面面。

面对“双减”政策,早上8:20上课,晚上9:20睡觉,不允许购买资料,只有期末考试。一、二年级没有书面家庭作业,只有动手类、口语类作业;3-6年级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一小时。作业本上要有纠错、有分层。学生不允许带手机,不允许按成绩排名、不允许公布成绩等要求,我们只有上好每一节课。当我们跳出以前的惯性思维,深入审视教育的本质与目标时,便会发现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所承载的使命绝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更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养,也就是党的教育方针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合格的优秀人才。

一、考试成绩:教育评价体系中的“显性指标”

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手段,在教育发展史上由来已久。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量化评估从而达到目的。

在现代社会,考试以其标准化、规范化的特点,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无论是中考、高考这样的选拔性考试,还是平时的单元测验、期中期末考试,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学校改进教学管理提供了参考。

尽管考试成绩在教育评价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它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首先,考试内容往往侧重于知识的记忆和再现,难以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很难通过一张试卷得到充分体现。其次,考试成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努力程度外,还包括考试心态、命题质量、评分标准等,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片面性。

二、办学好:一个多维度的教育目标

(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真正的办学好,首先体现在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美育、劳动素养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在品德培养方面,学校应通过开展思想品德课程、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智力发展方面,学校不能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应该通过开展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在体质健康方面,学校应保证学生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开设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劳动教育方面,学校应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二)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互信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丰富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体现,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校园文化设施等,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三)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办学好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合格的人才。这要求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并做出贡献。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学校应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可能终身够用,只有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才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三、考试成绩与办学好的关系:辩证看待

(一)考试成绩是办学好的重要体现,但不是唯一标准

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可以作为衡量办学好的重要指标之一。一所办学好的学校,通常能够培养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各类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然而,考试成绩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办学好。如前所述,办学好是一个多维度的目标,它涉及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的教育生态、人才培养的质量等多个方面。有些学校虽然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但在学生的品德培养、身心健康、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这样的学校显然不能称之为办学好。

(二)过分追求考试成绩会对办学好产生负面影响

当学校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时,便会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对办学好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首先,会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僵化。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学校和教师往往会将教学内容局限于考试大纲范围内,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

其次,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学生往往需要参加大量的补习班、做大量的习题,导致学习时间过长,休息时间不足。长期处于这种高压状态下,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一些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这种做法会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影响教育的公平性。

在未来的教育中,考试成绩将不再是衡量办学好的唯一标准,学校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家长和社会也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再过分追求考试成绩,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到那时,教育将回归其本质,成为一项培养完整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事业。每一所学校都将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每一个学生都将能够在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成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真正的办学好,是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它要求我们摆脱“唯分数论”的束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教育事业朝着更加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优质的教育中绽放出自己的光彩。(作者:榆阳区镇川镇中心小学 姜良龙)

责编:刘朋涛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