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陕西省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部主任任雪莉一行到访秦岭博物馆。此行主要围绕举办的“吉金·中国——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展览,开展文物交流并完成相关参展文物的提取工作。同时,就如何深化博物馆展览的“后半篇”文章、提升陈列工作水平进行了实地指导。
长期以来,陕西历史博物馆与秦岭博物馆都保持着密切的馆际协作关系,在陈列展览、文化传播等领域开展了多项合作,并对该馆在陈列展览、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在秦岭博物馆举办的“和合南北 泽被天下——中国秦岭文化展”中,陕西历史博物馆精选新石器时代红陶尖底瓶、葫芦瓶、唐代彩绘陶胡人男立俑、唐彩绘胡人俑等29件珍贵文物参展。这些堪称历史“活化石”的展品,生动诉说着远古先民的生活智慧、新石器时代的审美意趣以及盛唐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的盛景。这些文物的参展,极大地丰富了秦岭文化展的历史厚度与文化张力,为观众全面理解秦岭文化的多元特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支撑,是展览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保障,让观众跨越时空触摸中华文明的多元脉络。
此次提取的被纳入“吉金·中国”展陈序列的文物为东龙山遗址出土文物,包括玉牙璋、玉戚、铜牌等,是中国早期青铜文明的重要实证。其中,玉牙璋曾参展“玉韫·九州”展览中精彩亮相,此次再度参与重要展览,不仅延续了两馆深厚的文化交流,也将为“吉金·中国”展增添关键的历史物证,助力观众直观理解青铜文明的演进脉络,同时为秦岭博物馆积累宝贵的专题展览策划与展陈提升经验。
此次交流互动,既是两馆深厚合作情谊的延续,更彰显了双方携手守护文化根脉、共鉴文明魅力的初心。下一步,两馆将继续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在文物保护、展览策划、学术研究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提升公众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作出积极贡献。(王阳阳)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