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有谁知道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什么?”
“民法典!”
问题一经抛出,全场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道。
5月22日早上,旬阳职中礼堂内气氛热烈,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宣讲课正在上演。市司法局联合市检察院走进旬阳职中,由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职中法治副校长师芳娥以“法治护航,‘典’亮未来”为主题,用真实案例、互动问答、数据警示为职中24级600余名学生送上“法治套餐”。
活动伊始,工作人员将一本本专业与趣味并存的《民法典》《民法典进校园》读本送到学生手中。“此次赠送的书籍包含法律条文解读、维权流程和真实案例漫画,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让法治成为青春路上的‘指南针’!”司法局工作人员介绍道。
“16岁的小李偷偷用父母手机充值游戏2万元,这笔钱能要回吗?”法治副校长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律定义为切入点,结合《民法典》条文,用“主播打赏”“网络购物纠纷”等案例层层剖析,厘清法律对未成年人行为的保护与约束。紧接着,法治副校长根据在自身工作经验中掌握的青春期学生最易“踩坑”的问题,通过“以案释法+法条解析”的形式层层展开。从没有及时拒绝不良诱惑导致花季少女被侵害的沉痛案例到学生逞一时之勇聚众斗殴最终被判刑入狱的惋惜人生,再到学生因贪蝇头小利将银行卡借给网友犯下帮信罪被立案的惨痛教训……
“听了这么多惨痛案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抵制这些不良行为呢?”随着法治副校长的提问,现场严肃的气氛瞬间在学生们争相回答问题的氛围中“破冰”,“我们应当远离KTV、酒吧等一些娱乐场所”“遇到校园霸凌不能无视它,应该及时报告给老师”“刷单返利、非法购买游戏币的都是诈骗……”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也都获得了司法局赠送的“法治礼包”,互动提问交流在学生们的欢呼喝彩中掀起了活动的高潮。在法治副校长的引导提问下,预防性侵害、拒绝校园霸凌、防范电信诈骗等抵制不良行为的正确做法也在一问一答间娓娓道来,让同学们深受鼓舞和启发。
“原来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也是校园霸凌,这堂课让我重新认识了法律的边界。”学生感慨道。班主任刘老师也表示:“法治副校长把生硬的法条变成鲜活的案例,尤其是强制报告制度的讲解,给老师们也上了一课。”
青春是一场盛大而短暂的旅程,法律知识犹如坚固的盾牌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下一步,旬阳市司法局将持续开展“法律进学校”系列活动,让法治精神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供稿:旬阳市司法局)
责编:张颖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