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深化博物馆教育功能,推动文化遗产创新传承”的号召,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合阳县博物馆携手“爱尚·九色鹿”艺术学校,以科技为纽带、以童心为媒介,推出“AI童绘·文物焕新”数字创享之旅。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将带领青少年用数字画笔激活文物基因,以创新思维构建文化传播的新范式。
沉浸式观展:触摸历史的脉搏
活动伊始,讲解员带领学生聚焦展板上的文物图谱,从商周青铜器的纹饰奥秘到汉代陶俑的工艺智慧,通过图文并茂的解析,构建起文物背后的时空坐标。随后,沉浸式参观博物馆核心展区,借助全息投影与数字导览技术,重点文物战国编钟、唐代三彩俑等将以“可触可感”的形式呈现,让历史从书本跃入现实。学生将在互动问答中解锁文物的“前世今生”,为后续创作积淀灵感。
数字创绘:用科技唤醒文化基因
参观结束后,学生们以iPad为创作工具,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历史感悟转化为数字艺术。AI绘画工具“童绘”系统成为亮点:通过智能识别文物纹样与色彩,或借助色彩填充工具,为文物设计“穿越时空”的现代艺术皮肤。这一过程不仅是对文物美学的深度学习,更是对“让文物活起来”的实践诠释。
对话·少年视角的文化传
孩子们化身“文物焕新大使”,以演讲、动画短片等形式阐述创作思路。一组学生用AR技术让夏阳邦工鼎“走”出展厅,在虚拟场景中演绎周代宴饮礼仪;另一组则通过AI生成互动游戏,让观众亲手“组装”鼎器部件并破译铭文。这种跨媒介叙事,让文物从静态展陈走向动态传播。
活动最终成果将在博物馆特设的“数字创享展区”集中呈现,让青少年从文化接收者转变为文化传承的共建者。
从历史中走来,向未来而生。本次活动以“科技赋能教育、艺术活化历史”为双核,探索数字时代博物馆的社会角色转型。当孩子们用AI工具重新诠释文物时,他们不仅是文化传承的接受者,更成为创新表达的参与者。这种“沉浸式学习—共创式实践—开放式传播”的模式,为快速变迁的社会提供了文化遗产可持续传播的范例。(供稿:合阳县博物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