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汉阴县汉阳镇长岭村的村干部们带着医保政策宣传册,又一次走进村民家中。这看似一次普通的入户走访、一次协助手机缴费的常规操作,背后却蕴含着基层治理的巧思与温度。在与村民拉家常、讲政策的轻松氛围里,干部们已然将农户当年的收入状况、孩子的上学情况、家庭的和谐程度等关键信息悉数掌握。这项基础性工作,正悄然成为长岭村感知社情民意、排查风险隐患的“前沿哨”。

“今年收成怎么样?医保这笔开销感觉有压力吗?”“孩子在学校成绩如何,将来有什么打算?”“儿子和儿媳在哪里务工,两个人是不是在一个地方?”……这些看似随意的闲聊,实则是村干部非常操心的家庭版“民情问卷”。在协助村民,特别是老年人完成医保线上缴费的同时,干部们通过敏锐的观察和耐心的沟通,将碎片化的信息拼凑成一幅清晰的“家庭画像”。谁能想到,一次简单的医保缴纳,既能精准掌握各家的经济“底账”,为后续制定帮扶计划提供依据,又能从只言片语中洞察家庭内部或邻里之间的潜在矛盾,将社会治理的隐患提前化解于萌芽。

这正是长岭村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工作重心下移的生动体现。它打破了以往各部门信息孤岛的壁垒,将一项单项工作任务,转变为一个综合性、一体化的民情走访平台。村干部不再是“为收费而上门”,而是成为主动发现问题的“预警员”和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从医保政策宣讲、协助缴费到基层治理,长岭村以“小切口”解决了“大问题”。这项工作,收集的不仅是群众健康的保障,更是一本详实的“民情台账”;它筑牢的不仅是健康防线,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充分展现了“千万工程”创建示范村在乡村治理现代化道路上的深入探索与实践。(夏福森)
责编:刘朋涛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