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热点

绥德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振兵:二十五载扎根基层 敬业奉献书写初心

11月5日,2025年第二期”陕西好人榜”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延安市黄陵县文化艺术中心举行。经逐级遴选推荐、专家评审、网络公示等环节,本期共有60人(组)入选。其中,绥德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振兵同志光荣入选”敬业奉献”类陕西好人。 IMG_256

现任绥德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的张振兵,曾从事基层矛盾调处工作20余年。在担任满堂川镇镇长期间,因首创基层治理”说事堂”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问题就地解决”的治理模式,其单位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他本人也获评榆林市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个人。调任绥德县红十字会后,他在短时间内有序组织召开了首次全县会员代表大会,吸纳团体会员单位100多家,以工作实绩和为民情怀树立了新时代敬业奉献的优秀典范。从人民子弟兵到基层干部,再到红十字会负责人,二十五年来,张振兵始终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融入血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卓越的创新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推动民生福祉提升,将”敬业奉献”精神书写在黄土高原的沟峁梁塬间。

扎根基层廿五载,淬炼忠诚显担当

张振兵,男,1974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绥德县红十字会主要负责人。他政治立场坚定,始终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融入血脉,从人民子弟兵到基层干部,二十五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在不同岗位上均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4年,他因工作表现突出,被评为”绥德县优秀党务工作者”;2016年,被县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同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3年,被评为”全市基层治理先进个人”;2024年5月,因在疫情防控中的英勇表现,获得疫情防控三等功荣誉。

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始终如一的奉献与坚守。在一次聊天中,他才提及自己的英勇故事,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损失了一双鞋,挽救了一个家”。

在绥德县马川乡担任办公室主任期间,有一次进村开展工作,一位村民驾驶三轮车不慎翻入水中,驾驶员上半身被车压在水下无法动弹,生命危在旦夕。张振兵与同行的一位老同志没有丝毫犹豫,纵身跳入水中。他们一前一后,硬是靠着他130多斤的体重将三轮车前头抬起,驾驶员得以迅速爬出。浑身被污泥和河水湿透的张振兵为伤者做了简单检查,发现只是小腿骨折。大约20多秒的紧急救援让这位20多岁的小伙转危为安。在联系到其家人后,他又到老乡家里找了块门板作为担架,等到把伤者送上急救车,他才到河里把自已洗了洗,穿着湿透的衣服和皮鞋走回政府。回忆当时,他说那三轮车太重了,尝试了两次才成功抬起,直叹那位小伙实在幸运。

创新治理建机制,化解矛盾促和谐

在担任绥德县满堂川镇人大主席、镇长期间,张振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卓越的创新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推动民生福祉提升。在担任满堂川镇人大主席期间,他还分管司法工作,承担调解矛盾纠纷和各类问题的职责。那一年,是矛盾纠纷和问题最为突出的一年,涉及国道拓宽遗留问题、争当贫困户和低保户、邻里纠纷等等。他深刻认识到基层治理的难度,自信地说道:”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解决不了就是功夫没有下到。”他还经常叮嘱大家切记要”公平、公正”,并强调”群众都很善良”。面对诸多问题,他牢记初心、担当使命,不畏艰难,将”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作为工作信条。他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成功探索并创建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说事堂”机制。

自”说事堂”建立以来,累计调解邻里纠纷458件,代办服务事项4000余件,解读惠民政策2347条,解答疑难问题647个。辖区民事案件万人成诉率从23.6大幅下降至6.8,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问题就地得到解决。其成功调解的”养猪场引发的烦心事”、”低保评定之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等案例被《陕西日报》头版头条及多家媒体报道。该机制于2021年入选陕西省”四个最美(佳)”志愿者服务项目、榆林市岗位学雷锋示范岗;2022年3月获陕西省委组织部工作改革创新优秀成果奖,10月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3年11月,”说事堂”邻里解纷工作法被命名为”枫桥式工作法”,满堂川镇被评为”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2025年,更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作为”搞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向全国推介。

IMG_257

延伸服务,贴近民心:张振兵同志坚持”群众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他灵活设置说事地点:田间地头解决土地纠纷,农家炕头调解家庭矛盾,”说事堂”公开商议邻里问题,视频连线服务外出务工人员。同时,建立跟踪问效和领导”出诊下访”机制,确保问题彻底解决。”说事堂”已成为群众信赖的”服务站”和”暖心屋”。

融合人道拓服务,激发善治暖民心

张振兵同志不仅精于治理,更心怀大爱。他深刻理解红十字精神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联系,在满堂川镇积极推动”党建红”引领”人道红”,将红十字事业深度融入”说事堂”机制,开创了基层治理与人道服务互促共进的新局面。

构建”三级网络”,壮大服务力量:在其领导和推动下,满堂川镇建立了覆盖全镇的”说事堂—说事室—说事点”三级网络。他创新性地将红十字志愿者纳入调解队伍,并对100名说事员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系统培训,使他们成为既懂调解、又懂急救的复合型人才。这些说事员迅速成长为村级应急救护的”主力军”,累计开展应急救护23次,成功为3名突发疾病群众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人道关怀融入矛盾化解:在”说事堂”调解过程中,张振兵同志强调将人道关怀贯穿始终。对于生活困难的当事人,主动链接红十字会”博爱送万家”等救助资源,几年来协助18户因病致贫家庭申请临时救助金15万元,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这种”调解+救助”的模式,不仅化解了矛盾,更温暖了人心,筑牢了民生底线。

创新机制激发参与热情:他推动将红十字志愿服务纳入乡村治理”三维积分管理体系”和”红黑榜”机制。村民通过参与应急救护培训、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等获取积分,可兑换物资或享受金融优惠。制度推行以来,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传递爱心的动力,28人登红榜表彰,11人获评”满堂川好人”,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该创新成果获全市组织工作创新优秀成果三等奖。

转岗红会启新程,凝心聚力谱新篇

2025年2月,张振兵同志调任绥德县红十字会主要负责人。岗位虽变,其勤勉敬业、勇于创新的本色不改。

快速进入角色,深研主责主业:到岗后,他短时间内反复研读红十字会手册以及相关法规文献,深入领悟”三救三献”(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主责主业,系统梳理体制机制,为开展工作理清了思路。

夯实组织基础,凝聚发展合力:岗位的变换,更加激发了他对工作的激情。利用到岗仅三个月的时间,他就隆重组织召开了绥德县红十字会第一次全县会员代表大会,搭建起规范化的工作平台,制定了今后五年工作规划,得到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大力推动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团体会员,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发展团体会员单位100多家,为绥德县红十字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开启了新格局、注入了新动力。

张振兵同志二十五年扎根基层,从创新”说事堂”化解万千矛盾,到融合红十字精神温暖千家万户,再到转岗新领域锐意开拓,始终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执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恪尽职守、业务精湛、勇于创新、服务优质,其创立的”说事堂”成为享誉全国的基层治理品牌,其推动的红十字事业在满堂川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全县的示范样板。他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是新时代敬业奉献精神的优秀典范,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张振兵同志获评”陕西好人”,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绥德县红十字会的骄傲。全会同志将以张振兵同志为榜样,继续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绥德县的发展贡献红会力量。(供稿:绥德县红十字会)

责编:杜鹏飞

编辑:汪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