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半的延安甘泉,天还未亮透,街道上只有零星的环卫工身影,一阵规律的脚步声却已准时响起。拓永成穿着速干衣,戴着运动手表,沿着洛河岸边的步道匀速奔跑,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转瞬即逝——这样的场景,从2019年5月开始,便成了他生活中雷打不动的日常。

从“亚健康民警”到“跑步小白”:37岁的改变,始于一份体检报告
彼时37岁的拓永成,是延安甘泉基层看守所的一名民警。看守所的工作容不得半分松懈,他每天要核对在押人员信息、开展安全巡查、进行思想教育谈话,神经时刻紧绷。
长期久坐的工作模式与高压状态,让体重悄悄攀升,爬几层楼梯都会气喘吁吁。“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一次体检后,看着报告上偏高的指标,拓永成下定决心改变。而无需复杂装备、随时随地能开展的跑步,成了他最简单直接的选择。
洛河畔的坚持:从1公里喘息到5公里稳跑,跑鞋见证每一步
最初的跑步之路满是艰难。从1公里起步,他跑几步就忍不住停下喘气,膝盖发沉、呼吸紊乱,连身边晨练的老人都比他跑得稳。但看守所工作磨炼出的韧性,让他没轻易放弃。
“既然选择了,就咬着牙扛住”,他给自己制定了细致计划:
– 每天增加200米,循序渐进突破距离;
– 从“快走+慢跑”结合,逐步提升耐力;
– 最终实现完整跑完3公里、5公里的目标。
汗水浸透了无数件速干衣,跑鞋磨破了一双又一双,洛河岸边的每一盏路灯、每一段台阶,都默默见证着他的坚持。
首战马超预期:4个月训练,半马1小时30分的“逆袭”
2019年9月,跑步仅4个月的拓永成,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报名榆林半程马拉松。身边人都觉得他“疯了”,连他自己也心里没底,但他想试试,看看这段时间的坚持到底有多少分量。
比赛当天,陕北入秋高温达34℃,对首次参赛的他来说是极大考验。枪声响起后,前10公里还算顺利,可15公里后,小腿突然抽筋,每跑一步都钻心地疼。他咬着牙放慢速度,一边揉腿一边给自己打气:“不能退,再坚持一下!”
最终,他以1小时30分钟的成绩冲过终点线。当志愿者为他挂上奖牌时,拓永成看着胸前的号码布,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跑步带来的强烈成就感。
从半马到全马:首马破3!2小时53分的“意志胜利”
这次半马完赛,彻底点燃了拓永成对马拉松的热爱。他开始系统训练:研究配速技巧、调整呼吸节奏,还加入当地跑团,跟着资深跑友学习科学跑法。

2020年11月西安马拉松,是他人生中首个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的距离,考验的不仅是体力,更是意志。跑到30公里“撞墙期”时,他眼前发黑,连抬腿的力气都快没了,耳边似乎还回响着看守所里需要处理的工作琐事,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
但他想起每天清晨的坚持,想起训练时突破极限的瞬间,咬着牙调整呼吸,一步一步向前挪。当终点线的拱门出现在视线里时,他几乎拼尽全力冲了过去——2小时53分钟,首马就破3!这个成绩,让跑团里的老跑友都忍不住为他喝彩。
伤病与重启:从焦急休养到科学备战,把热爱变成“长久事业”
2021年4月的杨凌马拉松,拓永成再次刷新纪录,以2小时47分钟完赛。可就在他以为能稳步提升时,伤病悄然来袭——长期高强度训练让膝盖出现劳损,医生建议他暂停跑步、安心休养。
那段时间,他只能看着跑友们在群里分享训练动态,心里满是焦急。但他没有消沉,反而把休养变成“充电期”:
– 研究跑步康复知识,避免再次受伤;
– 跟着视频做核心力量训练与拉伸放松,夯实身体基础;
– 调整饮食结构,为后续训练储备能量。
他把对跑步的热爱,转化为更科学的准备。
伤愈归来再PB:2小时39分、2小时36分!43岁的“进阶大神”
2024年宝鸡马拉松,是拓永成伤愈后的重要一战。站在起点,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紧张,不再执着于速度,而是享受跑步本身——感受风拂过脸颊的触感,听着观众的加油声,每一步都跑得踏实。最终,他以2小时39分钟成功PB(个人最好成绩),冲线时,他高举双臂,眼中满是激动的泪水。
时间来到2025年,43岁的拓永成再次站上西安马拉松起点。“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几年里,无论寒冬酷暑,他从没有中断训练:冬天延安零下十几度,跑起来汗水仍能打湿内衣;夏天正午炎热,他就早起或傍晚沿洛河跑,借河水降温。
比赛当天,35公里后他感觉状态依旧不错,便稍微加快配速。当计时器显示2小时36分钟时,他冲过了终点线——又一次PB!从2019年的跑步小白,到如今的“236大神”,他用7年时间,跑出了属于自己的进阶之路。
从“一个人跑”到“一群人跑”:马拉松是运动,更是生活态度

如今的拓永成,不仅自己热爱跑步,还带动看守所的同事、身边的朋友加入跑团。工作之余,他会分享跑步经验,带着大家一起训练,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所有人:“年龄不是限制,起点高低也不重要,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跑向自己想要的远方。”
对他而言,马拉松早已不只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就像他在看守所工作中坚守职责、守护安全一样,在跑步中,他也坚守着对热爱的执着,一步一个脚印,跑过岁月,跑向更精彩的未来。(丁旭旭)
责编:张颖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