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常态化实践路径,共享数学学业质量提升的先进经验,2025年10月16日下午,由镇坪县师训教研中心和常州市钟楼区第二实验小学、常州市钟楼区昕弘实验学校联合举办的“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常态化实践及数学学业质量提升经验举措分享”主题教研活动在常州钟楼区和镇坪县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陕西镇坪县11所小学、常州市钟楼区第二实验小学以及昕弘实验学校的全体数学教师,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赴一场思维碰撞、智慧共生的教研盛宴。
精彩课堂展风采,思维火花绽光芒
活动伊始,首先由昕弘实验学校的汤洁老师带来五年级上册《钉子板上的多边形》课堂展示。汤老师巧妙地将数学中的面积、规律探索与几何直观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与观察比较中,发现多边形面积与边上钉子数之间的内在规律,展现了数学思维训练的深度与趣味性。
钟楼区第二实验小学的高芳老师执教了二年级上册《认识100》一课。高老师从生活情境出发,通过数数、摆小棒、拨计数器等多样化的活动,帮助学生在具体操作和游戏中牢固建立“百”的概念,课堂生动活泼,充满了低年级教学的童趣与实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动手能力。
经验分享启新思,科技赋能拓边界
钟楼区昕弘实验学校卞会贤老师作《双翼驱动:数学质量提升的“经验”左膀与“AI”右臂》专题汇报。他立足一线教学实践,系统梳理作业分层设计、错题资源库建设等传统经验,同时展示智能批改系统、个性化学习推荐等AI技术的深度应用,提出“人机协同”的质量提升新模式,引发与会者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思考。紧接着,钟楼区第二实验小学钱莉老师带来《常态化推进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校本实践》,从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到评价机制,完整呈现该校构建“数学+”课程体系的实施路径,分享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案例,为兄弟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操作范式。
三方对话谋发展,共绘育人同心圆
在最后的互动总结环节,陕西镇坪县的教师代表、昕弘实验学校及钟楼二实小的领导、教师围绕观摩课例与汇报内容,就跨学科设计的难点、学业评价的优化、技术赋能教学的边界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与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跨学科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而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坚守教育规律,同时拥抱技术变革。
此次联合教研活动,不仅为陕苏两地的教师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更通过课堂展示、经验共享与思维碰撞,深化了对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内涵的理解,拓宽了学业质量提升的实践路径,为探索未来数学教育的新样态注入了蓬勃的活力。所有参与教师均表示受益匪浅,将把所学、所感、所悟转化为日常教学行为,共同助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史欢)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