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热点

镇巴县渔渡镇:闻“汛”而动 向险而行 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连日来,镇巴县渔渡镇遭遇持续性大到暴雨袭击,降水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且与前期强降雨落区高度重叠,致灾风险急剧攀升。面对严峻汛情,渔渡镇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防汛工作部署,以“不死人、少损失”为底线,动员全体干部群众迅速投入防汛救灾战斗,用责任与行动筑牢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

高位督导强部署,压实责不含糊

9月17日,市、县领导深入渔渡镇督导防汛备汛工作期间,多次强调防汛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务必克服厌战情绪和侥幸心理,抓实抓细防范应对。渔渡镇第一时间响应部署,迅速召开防汛紧急会议,结合镇域实际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明确“网格到人、责任到岗”的工作机制。将县镇村干部、防汛“明白人”、公益性岗位人员全部下沉至全镇各网格、各重点点位,坚决杜绝“干部呆在村委会等事”的现象,确保每一片区域、每一个风险点都有专人驻守,突发情况能第一时间处置。

镇党委严格执行“1名党政主要领导在岗指挥、包片领导一线统筹、村组干部点位值守”的三级指挥体系,要求包片领导、村(社区)支部书记、县级下沉干部全员在岗值守、严阵以待,时刻紧盯雨情水情变化,实时掌握辖区人员动向,确保防汛指令高效传达、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全域排查除隐患,精准防控筑屏障

“不仅要排查隐患,更要动态跟进、彻底整改!”渔渡镇严格按照县防汛指挥部要求,围绕“保护人的生命”主线,组织各级干部、河长、网格员开展全域性风险隐患大排查。重点针对8类高风险隐患逐一过筛。

全面排查山洪沟内滑坡、塌方、大树倒伏形成的泥石流隐患,及时清理沟溪谷、排洪沟内堆放的柴草及违规搭建的简易圈舍。严查车辆机械违规停放在河湖岸线内、漫水桥(路)未封堵管控等影响行洪的问题。关注山洪沟边、地势低洼处民房,以及近两年切坡新建房、陈旧老房、临时搭房(工棚)的结构安全,对居住在边远吊庄区、分散供养的特殊群体,落实“至少每天见一面”的监管责任,坚决杜绝漏管失控。

排查过程中,镇村干部统一佩戴红袖章,既是工作标识,更能提醒群众提高防范意识。针对排查出的长滩河村喻家沟、元坝村谭家沟等未治理且已涨水的山洪沟,镇党委果断决策扩大人员撤离范围,组织涉险群众“应撤尽撤”,并妥善安置在集中安置点,安排专人管控撤离群众,严防私自返家。

靠前作战守一线,应急准备不松懈

“干部到点位,群众才安心!”渔渡镇打破“干部聚集在安置点或村委会”的工作模式,要求所有下沉干部“住到农户家、负责一片区”,重点驻守地质灾害点周边、沟口、桥梁、大院落、人员密集场所等关键点位,实时开展巡查管控、叫应叫醒工作。9月18日晚,针对“持续降大暴雨”的雨情预警,镇村干部逐户给群众打电话提醒:“晚上家人别都睡着,随时观察雨情,遇险第一时间逃离!”对边远吊庄地带,专门安排干部驻守点位,确保一旦出现断路、断电、泥石流等紧急情况,能立即组织群众自救。

全镇全面核查防汛物资与设备,对发电机、手电筒、防汛喇叭、卫星电话等应急装备逐一检查、充电调试,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对各村应急抢险队伍人员信息再核实,要求所有队员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听候调度。镇机关值班干部全员待命,做好下沉抢险救灾准备。同步通过微信群、大喇叭、流动宣传车等渠道,多形式开展防汛减灾宣传,引导群众主动“静下来”,从“被动防汛”转向“主动防汛”,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

严明纪律抓落实,上下联动保平安

启动地质灾害三级应急响应以来,渔渡镇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送制度,要求各级防汛责任人“在岗、在位、在状态”,熟悉岗位职责、坚决执行指挥部指令。镇安消办实时对接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做好河流水位监测与上下游联防联控,确保预警叫应“有叫、有应、有为”。

截至目前,镇巴县渔渡镇已完成多轮风险隐患排查与整改,累计撤离涉险群众610余人,清理道路26条、路面垮塌落石、泥土8800余方,各项防汛工作仍在紧张有序推进中。下一步,镇巴县渔渡镇将继续紧绷防汛安全弦,持续做好雨后风险隐患排查处置,待危险解除后有序组织群众返家,组织力量全力抢通村组道路,确保学生能安全顺利到家,坚决守护好辖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一域之安助力全县防汛大局稳定。(崔广森)

责编:张颖

编辑:汪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