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开展以来,石泉农商银行紧扣“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主题,精心谋划、多点发力,积极组织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将专业金融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民生指南”,在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的同时,为维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合法权益筑起坚实屏障,让金融服务的温度与安全惠及更多群众。
进校园,上好反诈“第一课”
石泉农商银行江南支行工作人员携带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材料,深入石泉县江南中学开展专题反诈教育课程。活动中,工作人员结合真实案例与校园常见场景,通过现场演示、情景模拟等形式,深入浅出解析“兼职刷单返利”“冒充熟人诈骗”“校园贷陷阱”“虚假中奖信息”等青少年易遭遇的诈骗类型,详细讲解诈骗分子的惯用手法、作案特点及防范技巧。
为增强互动性,现场设置“反诈知识问答”“模拟诈骗场景应对”等环节,学生们积极举手参与,分享疑似诈骗经历,工作人员逐一解答并给予针对性建议。学生们表示,此次课程让自己认清诈骗危害,学会识别应对技巧;江南中学负责人也点赞活动实用性,期待更多金融安全教育进校园。
进乡村,贴心宣讲护民安
石泉农商银行城郊支行组织工作人员走进石泉县城关镇龙堰村村委会,举办“防范电信诈骗,守护财产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近期真实案例,向村民讲解假冒公检法、虚假中奖、短信链接诈骗、养老服务骗局等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和特点。
针对独自在家的老年人,工作人员耐心叮嘱要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多核实”,遇可疑情况及时与子女沟通或报警。活动现场还发放反诈宣传折页,播放反诈宣传视频,通过互动问答解答村民金融疑问。村民们纷纷表示,宣传“及时、接地气、很有用”,有效提升了自身防骗能力。
联警方,长效合作筑防线
石泉农商银行饶峰支行积极联动饶峰镇派出所,依托整村授信推进会平台普及金融知识。双方提前谋划,明确宣传重点,准备丰富案例与资料。活动现场,银行工作人员结合金融业务特点,讲解网络刷单、虚假投资理财、冒充公检法等新型诈骗手段操作流程与伪装技巧,还选取石泉县本地真实案件,还原经过、分析受骗原因。
同时,银行工作人员还化身金融知识“宣传员”与风险防范“守护者”,围绕各类金融产品展开细致宣讲。他们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拆解金融营销中的常见风险点与易被误导的关键环节,以通俗解读帮助公众穿透营销迷雾,树立起“量入为出、理性决策”的消费与投资理念。针对非法存贷款中介、虚假征信修复、恶意逃废债务等潜藏在身边的金融“黑灰产”,工作人员系统剖析其隐蔽的表现形式与迷惑性特点,用靶向性提示拉起风险“警戒线”,切实助力公众筑牢金融安全意识防线。
办实事,金融产品送到家
石泉农商银行城关支行主动下沉金融服务重心,走进村组及周边商超开展数字普惠贷款授信签约专项活动。以“上门入户、精准对接”的便民模式,将金融服务的“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用专业与温度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活动期间累计完成新授信签约11户,其中“市民e贷”签约9户,已有2户村民成功实现用信,快速获得了生产生活所需资金;“e农贷”签约2户,为农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注入了及时的金融支持。新增信用卡进件16张,其中7张已顺利通过审批;完成网络支付绑卡16张,让群众在家动动手指就能完成购物付款、生活缴费,真正实现“足不出户享便捷”。同时,支行还精准对接财富增值需求,成功营销理财业务20万元,帮助群众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产稳健增值,为群众的“钱袋子”保驾护航。
从校园里的反诈课堂到乡村中的贴心宣讲,从警银联动的防线构筑到上门服务的民生实事,石泉农商银行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以“全方位覆盖、多维度发力、零距离服务”的实践,让金融知识真正走进群众生活,让金融权益保障落到实处。该行将持续以金融教育为抓手,把短期宣传转化为长效服务,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延伸服务触角,用更优质、更贴心的金融服务,为群众美好生活添砖加瓦,为地方金融安全与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吴雪)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