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流月,寂然无声,在长期的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中,她始终秉持以“民之所求、民之所需 ”为工作目标,以“我把群众当亲戚,群众把我当亲人”为服务理念,走村串户,默默地耕耘在安康市紫阳县双桥镇双河村这片土地上,积极思考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的思路方法,努力探求助力群众增收的致富途径,时刻提醒自己要争做一名助力乡村振兴的明白人。她就是中国移动安康分公司派驻紫阳县双桥镇双河村驻村工作队员、紫阳县政协委员李晓梅,她曾在2022-2024年间荣获2次陕西移动二等奖、1次一等奖,2024年荣获安康市优秀驻村工作队员。
主动探寻 谋求新路
面对刚从脱贫攻坚战役中“脱贫”的脱贫村,李晓梅委员走街串户,广泛听取和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查找问题短板,积极探寻帮扶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为争取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生态产业发展帮扶资金,她深入到田间地头,积极走访了解每一位村民的意愿,将收集的问题和存在的短板,结合双桥镇党委、政府生态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双河村发展生态产业资源优势,起草了《安康市紫阳县双桥镇双河村香椿产业项目可行性计划书》、《香椿产业项目发展资金预算》、《香椿产业项目效益评估分析》,并上报中国移动陕西公司。通过不懈努力,在2023年初成功争取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帮扶资金83万元,使双河村香椿产业项目在当年成功启动实施,带动了该村一百余户农户参与到香椿产业中去,如今,香椿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主要产业,实现年人均增收500元。
主动服务 为民解忧
2022年,面对疫情严重冲击,经济下行,群众务工收入、种植养殖收入急剧下降,部分群众正常生活受到很大影响。这时,李晓梅委员一边冲在抗疫一线,一边抓住采茶关键时期,积极动员组织群众进行自产自救,寻求社会支持,为困难家庭筹集救助款2200元,解决困难家庭燃眉之急。同时,李晓梅委员还对双河村5个村民小组606户住户进行了全面走访摸排,发现一组代立兵家中5口人,一位老人身患重病,两个孩子正上大学,经济压力非常大。为此,她积极帮助代立兵家申请陕西移动“爱心100”帮扶资金3500元,解决其特殊困难。
主动担责 服务大局
2024年开展“组团服务”帮扶工作以来,李晓梅委员围绕双桥镇产业发展痛点难点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途径和方法。面对双桥镇中良村一组、二组移动通讯信号弱,无法满足当地群众产业发展网络需求等问题时,她利用“组团服务”团队力量,对全镇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网络覆盖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将相关情况详实上报陕西省移动公司,并得到乡村振兴主管领导的高度重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到双桥镇中良村董家沟现场勘查,选址新建了1个基站。同时追加投资15万元,对重点村信号弱的区域基站进行了优化升级,有效满足了全镇各村群众产业发展对网络的需求。面对双桥镇在农村现代化进程推进中进展比较缓慢、新时代网络利用方面相对滞后等问题,围绕“靓丽双桥”组团服务电商中心全链接打造,积极参与,主动到紫阳县蒿坪镇、汉滨区电商、仓储物流基地考察学习,为双桥镇党委、政府献计献策筹集资金,从中国移动安康分公司筹集2万元,倡议市级帮扶驻村工作人员捐款3000元。
竭尽全力 履职为民
作为一名驻村帮扶的基层政协委员,她始终坚持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积极帮扶困难群众、捐资助学,动员每个村民为和美乡村建设主动出力做贡献。她将驻村帮扶工作与政协委员职责融合在一起,面对问题,深入调研分析,充分利用政协委员工作平台,积极建言献策,先后撰写了《关于发展生态绿色产业,助力群众致富增收提案》《关于县镇区域传输线路提案》,2025年在紫阳县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小组讨论会上提出《关于在双桥镇四坪村设立“中药材现代生产加工基地”的建议》,对双桥镇发展乡村产业、助力群众增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起到参考借鉴作用。
春华秋实,不负耕耘。李晓梅说,政协委员代表群众共商国是、履行职责,这是荣誉,更是责任。只有脚沾泥土、话接地气、精准建议才能不辱使命,为民尽责。未来将继续结合自身优势,走好委员履职之路。(供稿:紫阳县政协)
责编:杜鹏飞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