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彬州市龙高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引导广大党员在政策宣传教育、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中,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通过“了”“议”“解”“落”四字工作法,推动问题解决,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地畔纠纷是土地边界纠纷的简称。地畔纠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矛盾纠纷。地畔纠纷处置工作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工作模式,主动为群众解忧纾困,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田间地头、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满意率。
主动联系介入,了解真实情况 。调解员主动联系纠纷双方,在村级说事议事室耐心倾听各自诉求,了解地畔争议的历史背景、实际边界现状等关键信息,填写矛盾纠纷登记台账。并随当事人实地勘察现场,结合土地承包合同、历史分地数据记录等资料,明确争议地的实际范围和权属依据。
搭建沟通平台,促进双方协商。组织纠纷双方面对面沟通,引导双方冷静表达意见建议,避免情绪上头矛盾激化。运用“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以依法办事、事前协商、尊重民意、注重实效为原则,讲解土地政策、村规民约,帮助双方认识到纠纷的负面影响,增强和解意愿。
发挥调解作用,借助多方力量。龙高镇各村(社区)组建19支专业调解队伍,均由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村“两委”干部、老党员、老干部、退休教师、退伍军人等人员组成。这些调解人员既熟悉村情民情又熟悉《民法典》等法律条文,在调解工作中能做到有理有据,确保调解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制定合理方案,推动方案落实。调解员根据土地实际情况和双方意见,提出具体、可操作的重新丈量土地、明确地畔标记、调整边界解决等方案,跟进方案落实,确保双方按约定执行,避免纠纷再次发生。(魏博 吕燕妮)
责编:张颖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