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徐来,夜幕微降。7月28日晚,临渭区下邽镇春光村村部的小院里灯火通明,笑声与讨论声交织,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第三季度“庭院会”如期举行。镇党委副书记韦丽娜、包片领导段增涛与春光村的乡亲们围坐在一起,像家人般促膝长谈,听心声、汇民意、谋良策、解难题,让基层治理的根系在夜色中悄然延伸。
“庭院会”一开始,气氛便轻松而热烈。没有了会议室的拘束,大家敞开心扉,直奔主题,把心头最关心、最期盼解决的“家事”、“村事”摆上了桌面。
聚焦民生难题 干群零距离交流
春光村党支部书记黄联顺首先带头,聚焦基层治理的“三治”融合提出了想法。他特别强调“德治”在淳化民风、化解矛盾中的基石作用,倡导以道德评议、乡贤引领等柔性力量滋养乡村和谐土壤。
春光村五组组长刘建旗反映农田灌溉难题,希望增打机井;老党员顾信勇关注高标准农田设施水源问题;三组村民吴亮亮提出清理建筑垃圾及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社建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共同探讨着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发展路径。
诉求现场答复 真情回应百姓
大家的发言情真意切,问题实实在在。镇领导韦丽娜、段增涛与村“两委”成员们凝神静听,记录着每一项诉求、每一个建议。对于乡亲们抛出的问题“清单”,他们不是简单记录,而是给予现场回应。包片领导段增涛详细询问机井选址、垃圾集中点规划、集体经济运作模式及农田水源配套难点,并承诺会后梳理上报并持续跟进协调。韦丽娜副书记补充表示,对能立刻解决的问题马上行动,对需上级支持的全力争取资源政策,让群众的“急难愁盼”件件有回音。
创新议事机制 汇聚发展合力
这场庭院会,议的是身边事,暖的是百姓心。这种在“家门口”、在“板凳上”的议事形式,打破了沟通壁垒,不仅让干部听到了最真实的群众声音,也让村民看到了解决问题的真诚态度与务实路径。
春光村这场庭院会,是临渭区下邽镇践行新时代基层治理创新的生动写照。下一步,下邽镇将持续深化“庭院会”,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尺,将百姓关切作为党委政府头等大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治理的温度在“最后一米”流淌,让民心的力量在乡土沃野凝结,不断为绘就全镇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注入不竭动能、夯实最深厚的根基。(王 璠)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