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热点

汉阴县公物仓“双模式”高效运行促盘活

近年来,汉阴县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立足实际,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公物仓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盘活新模式,全面高效推进闲置资产盘活利用工作。

聚焦制度建设“立规矩”。为切实推进国有资产共享共用和调剂使用,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印发了《汉阴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公物仓管理实施方案》,草拟《汉阴县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权责与流程,为全县公物仓的建设、运行与管理确定根本遵循。

聚焦高效便捷“优流程”。依托本级虚拟仓平台,将摸排出的240余件闲置资产全部录入虚拟仓,实物仍存放原单位,兼顾规范管理与存放便利。线上平台支持资产信息“全仓可见”,调剂“一键申请”,不断优化办理流程、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聚焦实体运行“强基础”。树牢节约意识,利用机构改革腾退房屋,建立全县实体公物仓。实体仓建设,不额外装修增加费用支出,满足存放条件即可。按照“闲置资产应入尽入、新增资产应调尽调、入仓资产应管尽管”原则,对各单位闲置低效运转办公设备、家具均纳入实体公物仓管理。各单位如需采购相关资产时,优先从公物仓内调剂。所有进入实体公物仓的资产,均造册登记,履行相关手续后即可出仓使用。实体公务仓的建立,为全县资产共享共用夯实了基础,提供了便利。

聚焦调剂使用“降成本”。实施公物仓以来,各单位新增资产配置优先从公物仓申请调剂使用,大力推动资产跨部门共享共用,不断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益,降低了行政成本,累计节约财政资金100.33万元。

聚焦共享共用“促盘活”。自公物仓实施以来,汉阴县纳入实体公物仓办公设备、家具等506件,36个单位从公物仓调剂资产435件。通过共享共用方式有效推进资产盘活,发挥了国有资产最大效益。

下一步,汉阴县财政部门将按照“虚拟仓为主,实体仓为辅”的运行模式,加快出台公物仓运行管理办法,以制度约束强化要素保障。依托信息化平台,强化资产动态监控与调度能力,着力构建符合汉阴实际、具有汉阴特色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公物仓建设管理长效机制。(通讯员:胡小玉)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