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榆林学院与高校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活动,推动精细化服务、精准化管理,助力全院优化提质与高质量发展,2025年7月6日至13日,榆林学院“榆艺星光”七彩实践团走进榆林市儿童福利院,开展为期10天的“艺术疗愈浸润童心,非遗传承赋能成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5名来自艺术、体育、植物科学等领域的大学生,用专业与爱心搭建起美育与心理支持的桥梁,探索“非遗传承+特殊教育”的融合新路径。
实践团以“艺术疗愈贯穿非遗传承”为特色,以“声音镜子”互动游戏打破陌生感,通过陕北大秧歌展演、黄土高原美术写生课,激发儿童对本土文化的兴趣;植物科学课程引入“陕北耐旱植物认知”,将自然科学与美育结合;开展“情绪音阶”音乐游戏、“树洞画”匿名创作,帮助儿童释放情绪、建立自我表达通道。
“大学生们用专业为孩子们打开了艺术与文化的大门,这种‘非遗+疗愈’的模式,让特殊儿童在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获得了心理成长的力量。”榆林市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表示,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探索出特殊教育与文化传承融合的新方法。这个夏天,艺术的温暖与文化的力量交织,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的种子,终将在未来绽放成更美的风景(供稿:榆林市儿童福利院)
责编:杜鹏飞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