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人物

“桃”富乡村 “桥”连民心 —— 记汉阴县双乳镇人大代表、江河村党支部书记李明余

汉阴县双乳镇江河村的黄桃园里,金灿灿的果实压弯枝头,果香四溢。清晨的薄雾中,村民们正忙碌地采摘、分拣、装箱,准备将这份“甜蜜”送往市场。镇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李明余穿梭其间,时而帮农户搬运满筐的黄桃,时而仔细检查果品质量。望着眼前这派繁忙景象,李明余的脸庞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沉甸甸的果实,不仅承载着村民致富的希望,更是他扎根泥土、倾情履职的生动注脚。

科技赋能黄桃经 结出乡村致富果

江河村的黄桃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倾注了李明余无数心血。“我们的黄桃,黄中透红,软脆香甜,秘诀就在于科技赋能!”他如数家珍。2018年,他敏锐把握产业机遇,依托当地土层深厚、光照充足的优势,带领村干部赴杨凌引进“千丸”、“西尾”等优质种苗,带领村民开辟120亩黄桃园。他深知科技是产业的生命线,积极促成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的长期合作。专家团队定期驻点,从土壤改良、滴灌节水到精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全程提供科技支撑。创新的“双季种植”模式,让黄桃在端午、入伏两季错峰上市,效益倍增。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下,这片果园不仅预计2025年为村集体创收超40万元,更成为50多户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的饭碗。

网格议事小平台 撬动治理大效能

产业兴旺是基础,治理有效是保障。李明余深知,作为人大代表,不仅要带领村民致富,更要畅通民意渠道,凝聚治理合力。在便民桥重建这一重大民生工程中,他创新实践“党建引领、小组议事、多元参与”的协商模式,将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便民桥不仅要能过人过车,更要能过民心!”这是李明余在议事会上掷地有声的话语。面对重建标准、后续维护等难题,他坚持让村民当家作主。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他将议事平台延伸到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主题党日+村民说事”让党员带头发声,小组会、庭院会让村民畅所欲言,“大事广议、小事精议、急事速议、难事群议”的原则,让协商更高效、更接地气。

李明余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他带领其他人大代表深入走访,敏锐捕捉村民诉求。有村民反映旧桥拆除期间出行不便,人大代表迅速在议事会上提出临时便道建设方案,经讨论完善后迅速实施。通过5次网格议事、8次深入讨论,最终不仅商定了桥梁建设的各项细节,更明确维护主体与方式,解决各类问题8个,成功化解施工过程中的矛盾纠纷3起。如今,崭新的便民桥飞架两岸,成为名副其实连接党心民心的“连心桥”,实现了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

田间地头民情记 一枝一叶总关情

无论是黄桃园里的丰收,还是便民桥上的通行,都离不开李明余那份对乡亲们事无巨细的牵挂。作为人大代表和网格长,他的足迹踏遍了江河村的每个角落,那本磨旧的“民情笔记”是他履职的“活地图”和“责任清单”。哪家缺劳力需要农忙帮扶,哪户有学生急需教育资助,哪家有人生病需要临时救助……他都一一记录在心,精准施策,一户不落。他更是村民信任的“稳压器”,秉持“帮理不帮亲”的原则,公正调解邻里纠纷,他坚持走访困难家庭、特殊人群,将关怀送到灶台边、病榻前。

每周的“选民接待日”,村民反映路边有胡蜂、土地被占用的等问题,被他迅速记入“民情台账”,或现场协调解决,或向上反映,或提交议事会共商共议,直至问题落地解决。“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百姓的心声,必须件件有回音。”李明余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运用网格化管理,将村民细分为“放心户”“关心户”“连心户”,对重点人群给予精准关怀,让村民真切感受到“事有人管、难有人帮、心有所依”。

从科技赋能的“黄金果”到民主协商的“连心桥”,从精准帮扶的“民情账”到网格治理的“同心圆”,李明余始终以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和共产党员的赤诚,将双脚深深扎进江河村的泥土里。他倾听民声、汇聚民智、纾解民困、带领民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在他的带领下,江河村正沿着“党建引领聚合力,协商议事解难题,产业富民促振兴”的道路坚定前行。那满园金黄的黄桃,是丰收的甜蜜;那座崭新的便民桥,是民心的凝聚。李明余,这位“沾满泥土”的人大代表,正用实干与担当,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上,奋力书写着履职答卷。(孙小琴)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