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连续降雨天气频发,各类环境风险隐患依然突出。为切实保障汛期生态环境安全,商洛市生态环境局商南县分局持续发力、主动作为,以“防风险、保安全、护生态”为核心,全面推进汛期环境应急保障各项工作,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精准排查,织密风险 “防控网”
聚焦汛期环境风险关键领域,该局成立专项排查小组,以饮用水水源地、化工企业、尾矿库、污水处理厂、危险废物贮存点等为重点,开展拉网式风险隐患排查。逐一核查企业防汛设施运行情况、应急物资储备状况、废水废气处理设施稳定性,重点检查雨水管网是否存在混排、泄漏风险,以及尾矿库截洪沟、排水系统是否畅通。截至目前,累计排查重点企业及风险点位 30家(处),发现隐患,要求现场立即整改,从源头遏制环境事故发生。
严阵以待,夯实应急“安全堤”
为提升汛期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商南县汛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往年汛期特点与今年天气趋势,细化预警响应、现场处置、物资调配、信息上报等流程,确保预案可操作性、可执行性。组建由环境监测、执法、技术人员组成的24人应急突击队,开展汛期环境应急演练 3次,演练快速溯源、围堵截流、水质监测、应急处置等环节,有效提升队伍协同作战能力。此外,充实应急物资储备库,新增应急监测仪器、防泄漏装备、个人防护用品等物资共320余件(套),建立物资台账与调度机制,确保应急物资 “调得出、用得上、管得好”。
动态监测,擦亮预警 “千里眼”
强化汛期环境质量监测与预警,构建 “地表水 + 饮用水 + 重点污染源”三位一体监测体系。加密丹江、滔河等主要河流断面监测频次,重点监测COD、氨氮、总磷、锑等指标,实时掌握水质变化趋势;对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专项监测,排查水源地周边是否存在垃圾漂浮、污水入河等问题,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督促重点排污企业落实自行监测责任,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报备。同时,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的联动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每日获取雨情、水情、汛情预警信息,及时研判环境风险,指导企业提前做好防汛应对措施,实现 “早预警、早准备、早处置”。
强化值守,绷紧责任 “安全弦”
严格执行汛期 24 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明确值班人员职责,确保通讯联络畅通,做到 “不漏岗、不脱岗”。值班人员实时关注气象预警信息,接到险情报告后第一时间响应,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在 1小时内赶赴现场。同时,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公布环境应急值班电话,及时受理群众反映的汛期环境问题,做到 “接诉即办、快查快处”。截至目前,共受理汛期环境相关咨询投诉5起,均已妥善处理,群众满意度 100%。(供稿:商南县环境分局)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