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佛坪县袁家庄街道万亩稻田翻滚着金色波浪,收割机轰鸣作响,一派丰收繁忙景象。在这丰收喜悦的背后,袁家庄街道坚持“疏堵结合、防治并举”,全面推进秋收生产与秸秆禁烧工作,实现了“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黑一块地”的禁烧目标,粮食归仓与生态保护取得双赢成效。
宣传引导全覆盖,禁烧理念深入人心
袁家庄街道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确保禁烧政策家喻户晓。线下开展“敲门行动”累计入户2100余家,发放宣传手册、禁烧告知书等资料3200余份;悬挂横幅12条,设置固定宣传牌15处;组织宣传车32辆、村级大喇叭8个每日循环播放禁烧音频,覆盖街道所有村民小组。线上通过7个村级微信群、街道公众号推送禁烧信息2条,有效营造了“不想烧、不敢烧、不能烧”的浓厚氛围。
源头管控出实招,低茬收割成效显著
袁家庄街道从农机作业源头加强管理,对辖区5台收割机全面实施登记备案和作业标准培训,推广留茬高度控制在12厘米以下的低茬收割技术。组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成立3个技术专班,开展田间巡查指导90余次。秋收期间,街道低茬收割实施面积达803.2亩,收割率达96%,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秸秆产生量减少约20%,为全面禁烧奠定坚实基础。
巡查监管无死角,网格责任落实到位
街道建立“街道-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将辖区划分为38个网格,落实43名网格员包保责任。组建由街道干部、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组成的15支巡逻队,累计开展日常巡查380余次,夜间重点巡查120次,确保全天候、全覆盖监管。利用无人机技术开展高空巡航监测8次,实现“人防+技防”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块块有人管、片片无火点”。
综合利用提质效,生态经济互利共赢
在严格禁烧的同时,街道大力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推广秸秆粉碎还田面积达625.2亩,还田率达96%;与3家养殖合作社合作,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消化秸秆60余吨,带动农户增收约5万元;试点秸秆基料化生产食用菌项目,消化秸秆约6吨。多项举措使街道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3%以上,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截至目前,袁家庄街道已连续三年实现秋收期间“零火点”,PM2.5浓度同比下降1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00天以上。下步,街道将继续巩固禁烧成效,拓展秸秆高值化利用渠道,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通讯员:汪鑫 张坤扬)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