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听见沟边有动静,便凑近细看,水里竟是3条长着四只脚的鱼!”5月26日,旬阳市双河镇卷棚村七组村民叶其胜路过流沙沟浅滩边时,被一阵异常响动吸引。凑近一看,三条灰黑色、拖着四肢的生物正在水中缓缓游动。凭借朴素的保护意识,他立即联系家人并拨通了当地林业站电话。
接到电话后,当地干部会同旬阳市农业部门迅速赶往现场。“是娃娃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专家蹲下身仔细观察,确认眼前三条体长约70厘米、头部宽11厘米的生物正是野生保护动物娃娃鱼。经检查,这些成年娃娃鱼体态健硕,各项指标均符合放生条件。“它们对水质要求极高,稍有污染就无法存活。”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道。经过专业评估,最终选定流沙沟深潭缓流区一处水质清澈、生态完好的水域,将三条娃娃鱼安全放归。
当三条娃娃鱼摆着长尾游入深潭,这场与珍稀物种的奇妙邂逅,成为双河镇生态教育的生动案例。在成功救助的喜悦之余,一场规模更大、覆盖面更广的生态保护行动正在这个依山傍水的小镇悄然酝酿。
“大家看,麻雀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遇到受伤的千万不能私自救助……”镇干部贾胜龙手持倡议书,正走村入户开展爱鸟护鸟宣传行动。“咱们这儿山林多、生态好,常有候鸟落脚,保护好这些鸟类,就是守护咱们共同的家园。”他指着手机上的鸟类图谱,耐心向村民讲解着鸟类保护的相关要点。
就在干部入户宣传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一场别开生面的院坝会正在卷棚村六组热闹开场。“野生动物保护不是一个人的事,得靠全村人一起出力。”村党支部书记黄林权向围坐的村民强调道。他手里那沓被翻得卷边的宣传页在村民手中来回传递,“发现异常情况,拍照记录、及时上报,就是最好的帮助。”现场气氛热烈,几位老党员率先表态,主动认领管护责任区,年轻村民自发组建“护鸟先锋队”,大家纷纷在保护承诺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广播里循环播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条文与现场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将整个会议推向高潮。
从村民偶遇并救助野生娃娃鱼的大义善举,到干部以点带面铺开生态保护宣传的主动作为,再到镇域群众凝聚生态保护共识的自觉行动,这场跨越个体与群体的生命接力,不仅彰显了双河群众的生态自觉,更折射出全镇生态保护体系的扎实根基。
近年来,旬阳市双河镇将野生动物保护深度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局,以水环境改造提升为契机,严格落实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涵养责任,持续深化“义务清洁·志愿护河”典型做法,坚持“运动式整治、常态化保持”,强化护林员巡护值守,突出农村污水治理、垃圾清运处理、大气污染防治等重点,统筹推进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为环境“减负”开出了治理良方,向生态“增容”交出了幸福答卷。(翁梓琦)
责编:刘朋涛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