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全市过敏性鼻炎防治专题会议精神,筑牢校园健康防线,有效应对雷暴天气可能引发的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突发事件,9月16日15时,榆林市横山区第四小学以“早发现、早处置、早转运”为核心目标,开展过敏性鼻炎防治应急演练,全面检验校园应急响应能力,守护师生生命健康。
演练筹备:
明确流程,压实责任
演练前,本次演练总指挥朱彦霖校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过敏性鼻炎应急演练全流程,细化各环节责任分工,确保演练高效、有序落地,为实战演练奠定坚实基础。
演练实施:
快速响应,规范处置
发现与上报
四年级四班学生郝子童突然出现频繁打喷嚏、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同桌第一时间举手报告正在上课的班主任侯老师,侯老师立即安抚该生情绪,同时安排学生前往医务室向校医求助,并向周天武副主席紧急报告,“发现-上报”环节无缝衔接,为后续处置抢得时间。
多组联动,现场急救
校医响应:校医携带急救箱火速赶到,通过检查呼吸、心率、血压,确诊郝子童为“急性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立即指导其正确使用吸入器缓解症状,并给予吸氧治疗。
统筹协调:梁佳义主任双线联动,一方面安排班主任联系家长,告知学生症状及初步处置情况;另一方面协调对接120急救中心。
后勤保障:后勤、保卫工作人员快速清理教学楼至大门通道,确保急救通道全程畅通。
复盘总结:
查漏补缺,强化能力
演练结束后,全体师生在学校前院召开复盘总结会。杨子生校长通报演练整体流程与时间节点,各工作组依次汇报职责履行情况,重点梳理“校医到达时间、急救通道清理时长、信息传递效率”等关键细节。并针对演练中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堵住应急处置漏洞。会上校医结合演练场景,开展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应急处置知识培训,详细讲解吸入器使用方法、吸氧设备佩戴注意事项及病情观察重点。
此次应急演练,不仅检验了学校与对口医疗机构的联动协作能力,更完善了“学校-医院-家长”三方应急管理体系,让教职工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流程,提升了学生自我防护意识。未来,学校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优化应急方案、定期开展实战化演练,以高度责任感筑牢校园健康安全防线。(摄影:李长昕)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