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如同一缕暖阳,穿透山区的晨雾与村落的炊烟,照亮了金台区金河镇百姓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之路。十五载春秋流转,金河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骑着电动车、开着 “健康便民车”,把诊室搬到田间地头、晒谷场边、土坯房内,以 “回顾过往、传承初心、展望未来” 的姿态,将 “我服务你健康” 的承诺,深深种进了个9行政村百姓的心里。
回顾:十五载,守护健康的足迹遍布乡土
翻开金河镇卫生院的服务档案,十五年的健康守护轨迹清晰可见:从最初的5 个科室、12 名医护人员,到如今 12 个科室、45名专业团队;从村民 “看病翻山越岭”,到医护 “上门服务常态化”…… 每一组数据背后,都是医护人员沾满泥土的足迹,和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健康故事。
在儿童保健领域,他们是 “孩子的健康伙伴”。谭家坡村村民王桂兰至今记得,刘智斌医生为了救助突发高烧惊厥的儿子小宇,扛着急救包在山路上小跑 5 公里的场景。“当时 娃嘴唇发紫、浑身抽搐,要是刘医生来得晚,真不敢想后果!”
在孕产妇服务中,他们是 “母婴安全的守护者”。杨家坡村 38 岁高龄产妇张秀莲,孕期因妊娠期高血糖出行不便,妇保科医生韩小静便每月在泥泞山路上走 1 小时上门服务。“韩医生连我家玉米糁怎么吃控糖都教,还在我低血糖时连夜送葡萄糖粉,比亲人还贴心!”
面对老年人与慢病患者,他们是 “晚年安康的守门人”。72 岁的刘福顺在晒谷场体检时,被党军宏医生查出高血压与心肌缺血,后续突发胸痛时,党军宏医生又顶着烈日跑到麦地急救,“要不是党医生硬拉着我检查、危急时刻救我,我这条老命早没了!” 如今,刘福顺成了村里的 “健康宣传员”,逢人就说 “卫生院医生比亲儿子还靠谱”。十五年来,卫生院每年在各村搭起 “临时体检点”,为2万余人次老人免费体检,及时干预近千名慢病患者病情,让 “每年一次健康节日” 成了老人们的期盼。
传承:让 “我服务你健康” 成为不变的信念
“我服务你健康”,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刻在金河镇卫生院每一位医护人员骨子里的信念。这份信念,藏在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里,在传承中愈发坚定。
他们用心守护居民的 “健康账本”。深入各村收集居民健康信息,从新生儿的第一份体检记录,到老人的慢性病管理档案,每一页都记得详实准确。寺沟村老支书说:“以前山里人看病‘凭感觉’,现在卫生院有咱们的健康档案,哪年体检、有啥毛病都清楚,心里有底!”
他们把健康知识送到百姓身边。从集中讲座讲解 “高血压防治”,到入户宣传教 “孕产妇控糖”;从教村民用 “炒焦大米熬水治腹泻”,到指导老人 “玉米须水辅助降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接地气的方法,让健康素养扎根乡土。村民张婶笑着说:“于医生教的小偏方又管用又不花钱,咱们老百姓听得懂、用得上!”
他们用特色服务守护全民健康。严格落实预防接种,为孩子筑起免疫屏障;扎实推进农村妇女 “两癌” 检查,去年帮王奶奶查出白内障后,还联系上级医院申请免费手术,“现在我眼睛看清楚了,能缝补、能喂鸡,多亏了卫生院!” 同时,发挥中医药优势,在各村开展针灸、推拿服务,让传统医学惠及更多山区百姓,村民李大叔说:“以前腰腿疼得直不起身,卫生院针灸几次就好了,不用跑大医院折腾!”
展望:以更优服务,续写健康同行新篇章
站在十五载的新起点,金河镇卫生院对未来信心满怀,计划用更优质的服务,续写与百姓的健康同行新篇章。
他们将持续提升服务能力,计划引入更先进的体检与急救设备,让山区百姓也能享受到精准的健康监测;选派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把更专业的诊疗技术带回基层,就像袁院长说的:“咱们基层卫生院,不仅要日常守护,更要在危急时刻顶得上!”
他们将加强与居民的互动交流,搭建线上健康管理平台,让村民随时能咨询医生、查询档案;给每个村配一名 “健康联络员”,打通服务 “最后一公里”。村民李大叔期待:“以后有健康问题不用等医生下乡,在家就能问,更方便了!”
他们将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新增 “健康便民车”,配备齐全急救设备,把体检、送药、急救服务送到更偏远的村落,让全生命周期健康守护惠及每一户人家。正如夕阳下 “健康便民车” 上的标语——“我服务你健康”,在余晖中格外醒目,这既是十五载的坚守,更是未来不变的承诺。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路上,金台区金河镇卫生院将始终与百姓相伴,用赤诚与专业守护一方安康,让 “我服务你健康” 的种子,在乡土间继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张敏)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