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护生命的战场上,每一秒都是与死神的拉锯。当高龄、重症心衰与凶险的肺栓塞叠加袭来,生的希望似乎渺茫。然而,近日,在镇安县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正在上演,白衣战士们用精湛的医术、无畏的担当和紧密的协作,硬生生从死神手中夺回了一位老人的生命。
警报骤响:平静午后突降致命危机
炎炎夏日的午后,蝉鸣声被监护仪尖锐刺耳的警报声打断。“血氧饱和度断崖式下跌!血压持续走低!心率飙升至140次/分!” 镇安县中医医院老年病科病房内,原本平稳的监护曲线瞬间变成一片惊心动魄的“红色海洋”。65岁的刘阿姨,因重症心力衰竭正在接受系统治疗,病情本已十分危重。此刻,她突然面色青紫、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加剧,意识逐渐模糊……经验丰富的值班护士第一时间捕捉到异常,急促的呼救声回荡在走廊。病魔正伸出它无情的利爪,扼住了刘阿姨的咽喉,生命危在旦夕!
精准洞悉:经验与速度锁定“沉默杀手”
接到紧急呼叫,老年病科医护人员如同离弦之箭,火速赶到床旁。时间就是生命!科主任、主任医师张钊迅速扫视患者状态、监护数据和刚出的检验报告——D-二聚体数值逐渐升高!结合患者突发严重缺氧、循环崩溃的临床表现,以及心衰患者血液淤滞、高凝状态的特殊背景,一个明确的诊断在他脑海中瞬间形成:“急性肺栓塞! 血栓堵塞了肺动脉主干,心脏泵出的血液无法有效氧合回流,导致全身器官缺氧和循环衰竭!” 这个诊断意味着患者随时可能发生心跳骤停。“立即启动最高级别肺栓塞抢救预案!通知全院相关科室急会诊!” 张钊斩钉截铁的命令如同战斗的号角,老年病科抢救团队瞬间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多学科亮剑:协同作战共闯“鬼门关”
抢救室瞬间成为没有硝烟的战场,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保卫战全面打响:
护理尖兵: 训练有素的护士团队争分夺秒:多路静脉通道迅速建立,保证“生命线”畅通;急救药品(升压药、强心药、抗凝药)精准备齐;除颤仪、抢救车就位,随时应对最坏情况。
呼吸支持: 麻醉科医师火速抵达,面对血氧已跌至50%、全身严重紫绀的刘阿姨,果断实施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迅速连接,参数被精细调整,强行将宝贵的氧气送入濒临衰竭的肺部,为后续抢救赢得最宝贵的时间窗口。
循环保卫: 核心难题摆在眼前:重症心衰患者本就心脏脆弱,肺栓塞又给右心带来毁灭性负荷。抗凝治疗是溶解血栓的关键,但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致命出血;而强心、升压、利尿等维持循环的药物,剂量拿捏更是如履薄冰。 张主任目光如炬,沉着指挥:“心衰合并大面积肺栓塞,治疗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抗凝必须及时、足量,但又必须精确到毫克!循环支持药物更要动态调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抢救团队大脑飞速运转,结合实时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监测数据,迅速制定出高度个体化的综合方案:
精准抗凝: 立即给予足量低分子肝素,冲击负荷剂量后维持治疗,目标是快速抑制血栓蔓延,启动机体自身的纤溶系统。
精细容量管理: 在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压和尿量的前提下,谨慎使用利尿剂,既要减轻心脏前负荷,又要避免过度脱水导致循环进一步恶化。
强心升压艺术: 微量泵精准调控强心药物(如多巴酚丁胺)和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的输注速度和剂量,在提升血压、改善灌注与不过度增加心脏耗氧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守护脆弱心脏: 持续给予心肌营养药物,严密监测心电变化,预防恶性心律失常。
十小时鏖战:精雕细琢下的生命重启
抢救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漫长而煎熬的守护。整整十个小时,老年病科的医护团队寸步不离,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和最坚韧的卫士:
呼吸管理: 根据频繁的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治疗师和医生不断调整呼吸机模式、氧浓度、PEEP值,力求在最低损伤下达到最佳氧合。
抗凝监测: 护士定时抽血,检验科快速回报凝血指标(如APTT、抗Xa因子活性),医生据此精细调整肝素剂量,确保抗凝效果达标,同时将出血风险降至最低。
出入量平衡: 每小时精确记录液体出入量,结合血压、中心静脉压、肺部听诊等综合判断,指导液体治疗和利尿剂使用,维持“干湿平衡”。
心功能维护: 持续心电监护,动态监测心肌酶、BNP等指标,及时调整心脏支持方案。
汗水浸湿了医护人员的隔离衣,疲惫爬上了他们的脸庞,但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锁定在监护仪上。终于,在黎明破晓前,希望的曙光显现:刘阿姨的血氧饱和度艰难而稳定地攀升,最终稳稳地停在了95%的安全线!心率逐渐回落,血压趋于平稳,青紫的唇色开始透出红润。这无声的数据变化,宣告着生命力的顽强回归,是团队智慧和汗水浇灌出的奇迹之花。
重获新生:紧握的双手与感激的泪水
当刘阿姨成功脱离呼吸机,缓缓睁开双眼,意识逐渐清晰时,她用虚弱却充满力量的手,紧紧握住了日夜守护她的医护人员。千言万语,化作无声的感激。守候在旁的家属早已泪流满面,声音哽咽:“谢谢!太感谢你们了!是你们没有放弃,是你们用尽全力,硬是把妈妈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你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这一刻,所有的疲惫与压力,都被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与重获新生的喜悦所融化。
匠心匠术:守护银龄健康的坚实堡垒
这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是镇安县中医医院老年病科综合救治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和完美展示:
快速反应与精准诊断: 得益于日常严格的应急演练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团队能在极短时间内识别出隐藏在重症心衰背后的致命肺栓塞。
高效的多学科协作(MDT): 老年病科、麻醉科、检验科、影像科(快速完善检查)等科室无缝衔接,形成了强大的救治合力。这充分体现了医院在急危重症老年患者救治方面建立的成熟协作机制。
个体化精细治疗的艺术: 面对心衰与肺栓塞两大危重疾病的复杂交织,团队展现了高超的治疗“平衡术”,将抗凝、循环支持、呼吸管理等关键环节都做到了精准调控,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治疗精髓。
“生命至上”的坚定信念: 从科主任到每一位科室成员,面对高龄、复杂、高危的患者,没有犹豫,只有全力以赴的担当和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十个小时的坚守,是对“医者仁心”最生动的诠释。
目前,刘阿姨在老年病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已康复出院,回归家庭生活。她的康复,是对老年病科医护团队最高的褒奖。
多年来,镇安县中医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始终以“匠心”打磨医术,以“初心”守护生命。今后,他将继续加强锤炼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深化多学科协作,用精湛的医术和温暖的仁心,为县域及周边地区的老年患者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在守护“夕阳红”的生命线上,书写更多温暖而坚定的故事。(供稿:镇安县中医医院)
责编:杜鹏飞
编辑: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