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资源均衡化的时代浪潮中,“行走的医院”平台以科技之力打破地域壁垒,让基层患者足不出户就能拥抱优质医疗。
李红民被高血压困扰整整十年,血压数值像过山车般起伏不定,最高时收缩压达到180mmHg。长期的血压失控不仅让他频繁出现头晕、心悸,更引发了眼底病变等并发症。十年来,他辗转于多家医院,尝试过多种降压药物组合,却始终无法实现血压稳定控制。一次次失望后,李红民对治疗渐渐失去信心
转机出现在澄城县寺前镇醍醐卫生院引入“行走的医院”平台后。得知通过该平台能与北京专家实时连线,李红民在家人鼓励下,来到醍醐卫生院提交了自己十年的病历、动态血压监测报告及相关检查资料,预约了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杨璐主治医师的远程会诊。
会诊当天,杨璐医生通过高清视频仔细询问李红民的用药史、饮食作息习惯和家族病史,逐条分析她当前的用药方案与检查数据。凭借丰富的高血压诊疗经验,杨璐医生发现李红民存在用药不规律、高盐饮食习惯等问题,同时判断其血压顽固可能与中医辨证的“肝阳上亢”体质相关。随后,杨璐医生联合当地医院团队,制定了“精准西药调整 + 中医辨证调理 + 健康管理”的个性化方案:一方面优化降压药物组合,增加长效制剂;另一方面开具平肝潜阳的中药方剂,并通过平台推送饮食、运动指导课程。
治疗期间,“行走的医院”平台成为医患沟通的“生命线”。杨璐医生定期通过平台远程监测李红民的血压数据,根据波动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当地医护团队则每日提醒他测量血压、监督服药,并解答生活中的健康疑问。经过两个月的系统治疗,李红民的血压逐渐稳定在130/85mmHg左右,头晕等不适症状明显减轻。
“以前总觉得治不好,现在不用出远门,北京专家就能随时管着我的血压!”李红民握着复查报告单激动地说,“现在终于敢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
从十年病痛缠身到血压平稳可控,李红民的康复之路,正是“行走的医院”平台惠民利民的鲜活缩影。它让医疗资源“流动”起来,让专家“走进”基层,为无数慢性病患者筑起了坚实的健康防线。未来,这座“行走”的桥梁将继续承载希望,为更多患者铺就通往健康的坦途!(供稿:澄城县寺前镇醍醐卫生院)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