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大背景下,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的差距一直是横亘在城乡之间的一道难题。近年来,随着医疗资源下沉战略的深入推进,呼吸机这一关键急救设备正逐步走进基层医院,成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硬核”力量,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治。
技术赋能,破解就医难题
过去,山区呼吸疾病患者需辗转数小时到县城或省市医院治疗,路途颠簸加重病情,费用负担更让家庭雪上加霜。二里镇中心卫生院以群众需求为导向,2024年年底成功引进谊安呼吸机,并组织医护针对性学习,确保设备操作规范化、维护专业化。运行至今,已为十余名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等患者提供救治,患者满意度达93.3%。
家门口的高疗效
“以前喘不上气要包车去县里,现在卫生院就能治,费用省下一大半!”患者感慨道出心声。卫生院通过”远程会诊+呼吸机支持”模式,与上级医院专家实时联动,确保复杂病例得到精准指导。此外,医护团队定期随访,形成”院内治疗+居家康复”的全周期健康管理。
健康共富的山区实践
这一举措是城固县”医共体”建设的缩影,资源下沉:上级医院定期派驻专家到城固县二里镇中心卫生院帮扶,智慧医疗:利用远程会诊,将患者检验报告实时传递给上级医院,协助诊疗,医保惠民:基层住院报销比例达90%,切实减轻负担。
未来,城固县二里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张勇斌表示:”我们将持续升级急救-治疗-康复服务链,让更多新技术扎根山区。”如今,呼吸机的平稳运行不仅是一台设备的落地,更是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的生动实践。 (供稿:城固县二里镇中心卫生院 )
责编:杜鹏飞
编辑:雷利